To Share with You 與您共享

入學多元還不夠 全人教育是未來

二月 1 , 2016  

專訪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

作者 / 林倖妃採訪整理

天下雜誌第 586 期 封面故事 | 出版日期:2015/11/24

 


天下雜誌_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手繪稿2大學招聯會在今年結束長達十八年的台大領導時代,選出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擔任召集人。

 

賀陳弘認為,當大學愈來愈強調國際情景下的學用結合,不能再靠單一測驗取才。

未來考招會如何改變?以下為《天下》專訪摘要:

 

社會的變動一定會牽動大學變動,大學變動也會牽動高中,因為高中是大學的準備教育。

現在的大學已經和過去截然不同,廣義來說是「對世界的臨場感加重了」。

所謂「臨場感」,表現在重視「學用結合」,學生畢業要有進入社會的實際能力,這幾乎已經成為談高等教育的關鍵字。其次是國際化。第三是強調多元、彈性,包括課程、學位和系所組織。

這三樣東西加起來的圖像,就是「在國際場景之下的學用結合」,更極端是培養人才創新創業,領導產業潮流。

就像華爾街雖是金融中心,卻充滿火箭科學家、天文物理學家,強調不同領域的能力結合,學數學有金融知識,學物理又懂資訊。

這也意謂進入未來社會就像衝浪。要衝在社會脈動前面,只會做衝浪板是沒有用的。

當大學已經產生劇變,我們對高中的期待是什麼?

 

自主學習力:你會問問題嗎?

對照剛才的描述,我們會期待高中生有高度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第一就是學會如何問問題,但現在的教育現場是:老師賣力講,學生沒反應。不管是看不見問題或沒有學會問問題,這對培養人才會有困難。

台灣每年產出為數眾多的碩博士,產業仍抱怨人才不夠,我想落差不是數量,而是性質。特別是研發人才不只要解題,還要懂得問問題,要定義可以研發的品項,這能力可能到大學畢業都還準備不充分。因此我們希望高中生畢業時能學會問問題,問有意義的問題。

這涉及高中的課程、教學和評量方式,以及科目如何設計等,全都連結在一起。甚至師資有沒有準備好,學校資源夠不夠等。

我以清華大學的立場,談如何從這角度選擇學生。

學生有沒有學會問問題,這件事情不太容易從你事先準備好問題,讓他答的情況下呈現。因此面談只是一種機制,還要有全人審查,看他的學習歷程,在學校做什麼事情,以及他認為他學到什麼,包括課堂以外的事情,這也是甄選入學希望做到的事。

全人審查的概念,和被狹窄化的多元入學內涵相差很遠。現在大家都做得不夠好,原因之一是不夠專業。舉例來說,我們雖然樂意看到學生多元,卻沒有真正擁抱學生的多元化表現;樂意看到他會彈鋼琴、吹長笛,但若是他自己做一個樂器,我們反而會猶豫。

 

哈佛加持:培養教授的慧眼

因此,當教育部鼓勵大學成立專業招生辦公室,清大是第一個拿到計劃的學校。成立專業招生辦公室,第一要先建立量化分析資料庫,因為做判斷必須有數據。清大在六、七年前就建立學生的學習資料庫,從學生入學的管道,到分析他們的在校表現,據以做招生決策。

第二是對人的專業訓練。現在大學招生大多是教授輪流甄選,經驗不連貫也不專業,最後只能看表象。因此我們邀請美國史丹佛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蕭李察(Richard Shaw),來辦工作坊訓練教授,由他示範並演練用什麼樣的方式,可以將理念落實在學生的選擇,而且有極高準確度。

因為體察到大學的變化,我們希望更全面看高中畢業生,因此更強調「甄選入學」,透過基礎資料和專業經驗的累積,著重在學生的學習歷程。雖然還不夠專業、不夠理想,但比蒙著眼睛不看好。從追蹤學習表現,也發現有明顯差別,我們希望做更好,讓差別能更顯著。

其實就世界趨勢來說,韓國頂尖大學首爾大學,以及韓國高等科技學院,幾乎沒有學生靠單一測驗入學。他們的學生從小學畢業就有完整的學習歷程資料庫,提供大學做全人審查,而不會只有考生準備的「精美」資料。

教育部已經請國教署開發這套系統,寫軟體、建立規格,預計三年後上線。學生從高一開始建立學習資料庫,本來是要做高中生學習的研究分析,現在加上大學端的招生需求,教育部的立場相當明確,兩者都要完成。台灣已經比韓國慢,不要再用文化國情去找藉口不做。

現在大家在討論學測和指考日期延後,以讓高中生在高中三年有完整的學習,但這要看如何定義「完整」。相較繁星二月、推甄四月放榜,指考是七月才考試,理論上考試分發的學生學習最完整。

但清大蒐集從民國九十九到一○三年的五年數據,從名次百分比看來,繁星平均排名四四.五%、申請入學四八%;考試分發卻是五四%,顯示繁星和申請入學者的表現相對較好。雖然僅有七千多筆數據,但就我的了解,這和教育部所蒐集四十多萬筆數據資料,趨勢一模一樣。

背後的意義在於,繁星入學是根據學生在高中的整體表現,牽涉不只是學科成績,還有綜合能力,進入大學後的適應落差也最少。但考試分發是典型集體學習、被動學習,其他能力全都被壓抑。

 

兩試合一:考試時間爭議大

至於「兩試合一」的可能性,大考中心確實在研議中。若把時間點定為高二暑假、高三寒假和五、六月,共有九種組合。具體被認真討論的有六到七種,但直到現在仍是莫衷一是,沒有一個十全十美。

我認為現在爭論大,其實是因為社會對基本的價值,比如什麼是合格的大學生、大學應做什麼改變等都不是很清楚。如果能以大學的轉變為前提,談高中該如何引導、培養學生做人、讀書、獨立成熟,大家有比較高的共識。學測、指考要怎麼考、在什麼時間考,我想自然而然會有結論。

回過頭來談課綱以及高中課程要如何規劃。我肯定課綱要有理想性,也希望高中在規劃課程時不要完全聽命大學,讓高中有空間提供學生全人的學習歷程。

所謂全人教育並沒有任何預設前提,而是由學校設計、學生完成後表達在學習歷程上,才能讓多元化充分發揮。如果是大學預期學生選修的特定課程,那還是回到規格化,只是鳥籠大一號。

 

新世代必備:獨立自主存活力

下個世代遭遇的情境,和上一世代很不一樣。下一代即便和我們一樣努力,未必能得到同樣的回報。同樣一條路,小孩無法複製我們的經驗,他們面對的挑戰完全不同。因此,當我們要讓小孩走進從沒走過的森林,要讓他先有強健體格、還要有膽量。我覺得現在要培養的是獨立自主和存活能力,那能力是綜合性,不是片面的考試可以考得出來。

考試決定人才規格的時代真的過去了。台灣從民國八十四年開始有多元入學,當年才開放一%名額,今年剛好滿二十年,比例已經超過五○%,且以每年兩個百分點的速率在增加。現在社會雖然不會接受百分百甄選入學,也不會退回到百分百考試入學。清大確實是看到國際競爭的急迫性,才會腳步愈走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