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楊怡寬談現況盤點

六月 1 , 2016  

S__1499147東海大學工學院院長(2016-)

時間:2016年3月29日,10:00-12:00

地點:東海大學工學院長室

整理:張運宗

 

現況盤點

  如果要談東海的未來,就要先盤點東海現在的能力,由此預測未來五年內東海會是怎樣的狀態。

  在東海現在問題的盤點過程中,必須理解現在社會的演變,尤其少子化、全球化、高齡化的問題,經濟、產業的問題,甚至必須理解整個臺灣、世界,或是整個華人圈的趨勢,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大學教育的發展,在規劃未來發展的時候需要吻合這個狀態、趨勢,並且從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點。

  先明白自己的能力,再進行中長程規劃。我一直覺得,過去東海在做發展策略的時候,這個點一直做不好,結果就是亂槍打鳥。例如,現在東海的研究生報考率一直下滑,應該怎麼做?以目前的出生率作觀察,東海應該不會到關門的地步,但學生人數可能會跌到一萬二。那麼東海該做什麼事情?博雅怎麼做?教學怎麼做?有些系的人數變少了,該怎麼做?當東海定位為研究與教學並重的大學時,應該怎麼做?必然是研究須朝往小而精,著重在某些特點;我們雖然暫時不能說那個系該做哪些事情,但至少這是策略上必須調整的方向,那麼在資源分配上該如何調整?總而言之,我們必須設想諸如此類的事情,才能談東海未來五年,甚至更遠的發展。

 

現實壓迫感

  我是東海18屆化工。東海創校就設立化學工程學系,2008年改名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改名的原因有兩個面向的考量。第一,二次戰後,所謂的化工實際就是石油工業,臺灣電子業興起後,需要的電子材料大多是由石油材料過來,以及一些無機材料。我們經過調查,畢業學生超過三分之一進入電子材料領域,四分之一進入傳統化工領域,所以我們將材料納入考量。第二,不可否認,招生是重要考量。但改名後發現對招生的幫助並不大。不過,改名後增加了材料相關的課程對學生日後就業確實很有幫助。

  東海的招生會往下跌,社會聲望下降是主要原因,不可否認,多年來我們對外界接觸的推動不足。舉個例子,我每天開車上下班習慣收聽ICRT,直到最近才聽到東海國際學院在打廣告,但今年以前從未聽過。我只聽過、中興、逢甲、元智、暨南做廣告。在捷運站等許多地方,我們能看到許多大學的廣告,但沒有東海。

  近三年現實的急迫感出來了,研究所招生大幅度下滑,曾經一百多名學生報考,現在只剩二十多個,許多系更是趨近於零。以理工學院為例,我覺得理工學院合併並非時機的問題,而是必然的趨勢。畢竟招生碰到瓶頸的問題一定要解決,難道要增加更容易招生的科系嗎?如果這不是最好的選擇,何不考慮進行一次整體規劃?即使撇開合併與否的問題,面對現實壓力,研究與教學的比例是否需要調整?這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假設調整了,老師升等的標準何在?必然會不一樣。我想,經營企業也一樣,所有標準都是動態,必須與時俱進。

 

跨領域整合

  工學院5個系,1個碩士學程,這5個系比起其他學校的工學院弱很多,因為東海一創校就是文理學院,向來不是以工學院著稱。所以工學院該怎麼發展?必須要小而精緻,找出特點。目前5個系來講,研究發展都還很好,但是,工學院一定是和產業緊緊相扣,例如臺灣的化工產業已經開始受限,所以化材系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其他系的道理也一樣。

  大的趨勢來看,五年內,工學院已經不能再發展新的科系,必須想辦法整合,在教學、研究上做一些跨領域的學習。尤其必須注意產業發展的型態,自動化、工業4.0、綠色等等,應該以此當作定位點來調整系所的課程和研究。舉個例子,現在的製造是P2P,其講求快速的販售行為的製造程序和過去完全不同,所需的材料、方法就會出現整合點,資工、工工、電機就有可能整合,甚至可以整合工業設計一起來做,化材系就該發展「快速」所需要的材料,簡單說,這需要一個跨系的團隊。所以,我希望五個系能整合起來共同合作。

  除了各系的發展之外,工學院整體的發展分成教學和研究,兩者都必須契合工業發展。以臺灣而言,工學院畢業的學生就業大致不成問題,但是,二十年後產業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們應該要五年、十年開始調整,目前至少必須要能納入自動化和綠色兩大元素。以化材系為例,看似和製程無關,但在綠色所需的材料上非常重要。此外,工學院可以和其他學院進行合作,例如資工系對於大數據的運用,可以放入綠色來思考,可以更聰明、更有效率,這些都能和不同的科系合作。

 

人文應用

  工學院師資的研究能力、資歷絕對不比其他學校差,甚至在教學上投入很多,但我們的研究往往是分散的,星星滿天,但沒有太陽或月亮。我們拿不出來一個可以讓人眼睛一亮的事情,從top down的角度來說,我們缺乏一個明確的統合性目標,然後對這個目標下三五年功夫,成為工學院的亮點,拿出去和其他學校比較時能被看得見。一個小而美的學院本來就應該要集中精力發展幾個亮點。東海工學院的亮點在哪裡?工學院的亮點應該往應用去尋找,而不只是基礎工程或研究,且要和產業界密切結合,否則很難和台清交競爭。

  人的能力不同,真能把人文和理工結合的人畢竟需要天賦,以目前的學生而言,十個裡面或許能挑出一個吧。我們的學生能把文章敘述正確、表達精準,具備這樣的基本能力已經是東海目前最好的狀況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東海的人文深具特色,而且真得很強,不僅在中部佔有領先地位,放眼臺灣,也夙有名聲。所以我們應該將自動化、綠色運用到人文領域的上面。

  東海的人文和理工的對話與結合是一大特點,其他學校並沒有,在這一塊領域上東海有能力和臺大並駕齊驅。這應該是校級單位的戰略思考,當然我也知道,從來沒有個案可以學習,但這也代表著,東海具備開創的條件。

 

溝通的必要

  在東海崇尚尊重與自由的立校校風之下,每位老師擁有極高的自主權,因此,結構性的系所調整面臨很大的困難。但我覺得還是有機會。第一,未來十年內將有一批老師退休,董事會和學校如何利用這波潮流,對新進老師進行完善的規劃,建立起確定的定位,那麼師資結構的調整是有機會的。我曾在某次閒聊中說,就一個大學而言,應該把權利義務向新聘的教師說清楚,大學的聘書都沒有載明權利義務,應該條列出來,讓教師能夠配合學校的整體發展,而且摸索幾年後,能夠決定自己的方向。

  第二,東海的文化對於老師絕對夠尊重,就我的接觸來看,東海每位老師的能力都很強,擁有相當的自由度,只要願意很誠懇地對話,一些老師還是非常樂意接受新的project。

  比如我們現在有一個為大學生開設的workshop,由學生跨系製造FSAE賽車,工設系做車身的設計、電機系做驅動控制、化材系做車身和電池組,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再以化材系為例,顧野松老師主持一件創新課程,由企管、生物、化材的學生合作,在生技創新創業獎全國大賽中大放異彩。當初就是一個想法,誠懇地邀請老師、學生進來,然後有了具體成果。所以沒有那麼難。

  我們過去的確尊重老師的自由選擇,但還是可以找到共同合作的可能,需要的只是熱心、溝通,以及願意在教學研究之外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就像博雅書院裡面許多老師都是如此,所以我想還是有機會的。問題只是目前參與跨領域的老師還是分散的點,所以我們真得很需要一個很強的study,盤點工學院,甚至東海現有的規模下,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

 

校級整體戰略

  剛接工學院院長1個月,我的看法是,可能需要合併理、工學院的師資,一起進行整體規劃,同時又能和其他學院一起合作,例如農學院的生物科技很強;甚至可以考慮某些課程是不分系。這種強力研究盤點東海現況的工作,學校的高層要站出來,才會凝聚力量,出現一個真正的亮點。

  系所整併如果放在「院」的層級思考,很好解決,如果牽涉到跨領域就一定不是「院」的問題。以目前的情況來講,學校已經注意到「院」虛級化的問題,所以很多經費是由「院」來進行分配,「院」掌握的資源就比過去多了。但是,即使多也不算多,有的系未必需要依靠這筆經費,或者假設平均分配的話,每個系得到的資源還是很少。再加上,「院」只有一個院長加一位秘書。經費,人力都很有限的情況下,絕對有諮詢、協調的能力,但想要做到真正具體的規劃是很困難的。這種現象,不僅是「院」,即使研發處單單應付例行公事就已經吃不消了。所以,跨領域的系所整併應該是綁在學校的整體戰略裡面。同時,必須注意,系所整併的訊號一旦發出去,能否安撫人心?路是一定要走,但該如何走得順利?這是leadership的學問。

  我親身參與GREEnS的核心規劃,規劃之初是把所有計畫丟進來配對,好幾十個計畫整合成五、六個,計畫本身並沒有一個主軸。從不同的角度看,或從東海的校風看,沒有主軸代表一種自由,有主軸反而可能會使研究受限。但我比較傾向,面對有限的資源、人力,必須要有一個選擇,而不適合完全開放然後配對且平均分配。東海目前的資源剛好能維繫學校的運作,不僅毫無利益可言,甚至已經探觸生存權的底線了,想要從中挪出資源規劃大型計畫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試想,即使平均分配都已經很難,若想集中資源,必然招致眾多的反對聲音。所以東海如果想要產生一個亮點,必須額外創造資源,而且必須top down,確定定位、成果,引導大家朝往一個方向前進。由於是額外的經費,因此不影響原本的平均分配,就比較能夠降低反彈。總體來看,東海必須一方面要好好照顧每個系的運作,同時能增加一些發展空間;另一方面要能塑造亮點。

 

強大的leadership

  在全球華人圈中,臺灣還有許多領先且特殊的地方,臺灣又佔有一個特殊地位,中華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銜接做得很好,因此學校在思考整體戰略的時候,應該考量東海在華人圈中如何定位?東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培養許多傑出的校友,擁有良好的利基,但是,想要做得好,必須有強大的leadership,而我在東海服務30年,很冒昧地說一句,沒有看見。

  我們應該有一個leadership,至少勾勒出一個畫面,讓大家知道東海三五年後將會是怎樣。當初程海東校長任滿要選校長的時候,我是遴選委員。在校長辦公室的第一會議室開會時,我不知道程校長要提前離開,就跟林振國董事長說,我們很高興能夠這麼早選出新校長,既然上帝送給我們1年的時間,董事會和新校長是不是能好好地共同討論學校的定位?至於有沒有下文,不得而知。東海這麼龐大的學校一定要尋找定位,也就一定會出現選擇,這是leadership必須具備的擔當。董事會不知道有沒有思考東海未來的問題,但至少應該發佈對東海未來的期待。一定要有想法才能選擇適當的校長吧。因此,有1年的時間,應該把董事會和校長共同討論出來的東海定位,在就職時由董事長正式發佈。

  經過3年,東海有了新校長,現在的董事會很急,要求研發處在今年6月份提交中長程發展計畫,但是在經費人力資源很有限的情況下,不一定要這麼倉促。我明白這是一個關鍵時刻,即使如此,也應該要用一兩年的時間,由校級成立一個單位深入研究東海的現況,同時需要領導階層具備很強大的溝通協調能力,讓每個老師理解、認同這份計畫,我們才有可能走下去。

  同時,我們必須理解,熱情、奉獻是一定的,我絕對相信東海的老師或學生有著足夠的熱忱,但要做出好東西,一定要付出代價。東海過去有個習慣,不願意放資源出來,最好用最便宜的方式做出讓人眼睛一亮的東西,或者是說,最好先用自己的資源做出一番成就,然後再來個錦上添花。我覺得,東海要改變,能不能考慮釋放更多的資源,甚至邀請外面的專家,形成一個團隊,好好地規劃東海未來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