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童元方談人文底子

七月 1 , 2016  

童元方院長1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

時間:2016年5月6日,10:30-12:00

地點:東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室

整理:張運宗

 

  東海在未來的三五年該如何發展?這個題目有點兒大,因為一切都在進行式,所以不敢說有什麼結論。但我自己覺得,21世紀中,尤其科技高度發展,變化速度太快,根本追不上,也無法想像五年十年後會是怎樣的光景,但又無法關起門來視而不見。所以我們必須正視一個問題:數位化的發展、供需的改變必然會影響所有的行業,據報導,十年內現在社會的行業類別將有一半會消失。大學教育是培養學生,而非職業導向,但是如何面對已經在改變的世界,而能訓練出全人教育的人才?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們具備面對新環境的能力,就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人文素養的底蘊

  我最大的憂慮是,學生沒有好奇心。

  我總感覺自己是一頭熱,碰到一本好書希望大家一起分享討論,老師們也設計許多演講、活動,但到頭來,大家沒有興趣,沒有多少人主動參與。我發現,根本的問題就是沒有好奇心,也就沒有求知的興趣,學習侷限在很小的範疇。我希望文學院的課能引發學生的興趣,修課不是只為了學分。我到臺灣才聽到,通識教育是「營養學分」,起初還以為這是一句好話呢!原來恰恰相反。如果那麼多的學分都是混過去的,一個人就沒有底子了。所以我們必須把底子建立起來,也就是所謂的人文素養。

  理工農社等學院的學生畢業後知道要從事相關領域的工作,文學院不一樣,她的教育注重素養的陶冶,而非職業的養成,不可能希望文學院的人一畢業就是文學、史學、哲學的大師等等,而是具備人文素養後,可以從事任何行業。但曾幾何時,文學院畢業生變成找不到工作了。結果大家都很緊張,拼命往應用方向發展。我們試想,許多人以為知識基礎不重要,因為有google了,但如果腦袋裡沒有data,如何google?好比西洋藝術史,如果年代不記得,可以交給google,但應該知道歷史文化趨勢相映出現的畫作,否則對一幅畫作的理解就極為有限。可是我發現學生沒有興趣。缺乏人文素養的陶冶,最終我們將不了解時代的脈動,不在乎鄰近區域的相處。

  當我們對知識沒有好奇,也就不願閱讀經典,無論是古典或今典。轟動一時的《慾望城市》(Sex and City) 描述四位生活在紐約uptown girls生活,有一幕是她們想買鞋子,脫口說出:“Water, Water, everywhere.” 這是出自柯立芝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的詩,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還有一幕問道「紐約這個地方還有愛嗎?」“Love in Manhattan?” 然後她說:“Welcome to the age of ‘un-innocence’. No one has breakfast at Tiffany’s, and no one has affairs to remember.” 我在課堂上講這一段,結果譯本寫「在蒂凡內吃早餐。」我問:「蒂凡內是什麼地方?」大家理所當然回答:「餐廳。」沒有人知道Breakfast at Tiffany’s,更不會知道An Affair to Remember,還有背後隱含更重要的是Edith Wharton的小說Age of Innocence,不知道這本小說就無法理解紐約燦爛燈光上演的愛情故事的背景。一句話裡三本大書,我們都不知道,那麼,人文底蘊在哪裡?

  我們會問,古典或今典知道後有什麼用?無用之用才是大用,人文素養是在人生過程中才會慢慢顯露出深遠的影響。工具會隨著時代而改變,但知識不能淪為fragments,殘片。民國初年北大、清大的教授會開列必讀書目,學生在古典和今典之間要有共同的認識,或許唸書的時候會抱怨,但日後一群人聚在一起發現曾經修過共同的課,將是一幅溫馨感人的畫面,甚至會因共同的生命經驗而成為共同創業的伙伴。

 

 

文史哲的合併

  我的第二個憂慮是,如果失去了開創精神,害怕打頭陣,就只能跟在別人的後頭走,那麼是否會失去先機?傳統東海最強的教育就是為學生打好底子,這一定不可偏廢,更要好好發展。所以我們必須充分溝通,讓大家知道不可以關起門,要能因應時代的改變,好好討論該往那個方向走。

  具體來說,我覺得必須好好考慮文史哲是否合併的問題。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單看文學史上文字的改變就可以知道,一個字原本有很多意思,後來覺得不清楚就加一個字,字愈加愈多,當不合時代使用時,又會回頭重新整理,許多字義放入一個字裡,某些字就不用了。如果分得太細,反而不知道在講什麼,就會出現「合」。

  所謂的「合」不是過去所說的科系整合,而是讓科系的邊界分野不那麼清楚;尤其中國的文史哲本來就無二致。過去為了知識分工,為了吸收更多的學生,才分出那麼多的科系,現在是不是到了該「合」的階段呢?即使從現實考量,文史哲碩士班的招生不理想,如果只是降低水準以招收更多的學生,終究不是良善之法。系所合併的問題我已經提了兩年,但一直停留在提問的狀態,我希望能有一個工作小組正式討論文史哲是否有合的必要?如果必要,是否從研究所做起?

  整合面臨許多挑戰,最明顯的例子是很多老師一聽到文創就會怕。兩個原因,一個是我們不是藝術學校,沒有藝術系,即使校內,也會跟創意學院的分野不清楚;另一個是別人已經做很多,我們晚了。文創學程是一種整合,究竟該怎麼走,我們還在摸索。我離開香港前,香港大學已經建置一個不分系的文學院。以此為例,可見這是一個不能躲避而必須討論的問題。

 

 

文科與理工科的對話

  文史哲合併與否以及打穩基礎是文學院目前的兩大方向,而我的第三個憂慮是文科如何和理工科對話?

  華人小說《三國》、《水滸》影響深遠,話語權掌握在誰的手中?日本。漫畫、電子遊戲,無所不包。所以我感謝日本的漫畫、電玩,因為這讓大家願意了解三國、水滸的世界。在紐約的書店當《哈利波特》出版時,大家願意漏夜排隊購買,厚達六七百頁的小說,人們願意讀。我不太看魔法類的書,但感謝《哈利波特》,因為大家願意看書了。這兩個例子顯示學生願意學習知識,願意讀書,更重要的是掌握話語權和方法後,就能創造新的局面。這在文科和理工科的對話上甚具意義。

  東海最大的特色是人文,離開人文,東海很難和別的學校競爭,即使理工掛帥,我們的資源也不如國立大學和許多私立大學。社會發展是理工主導,東海的特色卻在人文,理工與人文的結合會是東海最大的特色。東海的人文底蘊夠強,但如何和理工進行對話?我們不能要求理工科講人文,話語權應該在人文科手上,但人文科該如何做?例如先有一門課,產生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打出去,讓大家討論可能的方向該往哪裡走。問題是,打頭陣的這門課該怎麼做?

  不可否認這個問題滿難的,解決困境的根本還是文學院必須先知道定位,也就是文史哲的走向,同時也必須知道文學院和通識的關係。哈佛在2008年左右拋出新的通識教育議題,其中一個是過去並不強調的「USA and World」,另一個是60年代認為宗教是個人行為,所以把宗教排出通識之外,現在又拉回來了,但不宜過度強調religion,而應將重點放在文化層面,因此選用belief。我想,人文學科實際上還有許多共通的範疇可以討論。如果做不到,我覺得文學院要先打穩基礎,然後再談因應新的時代可以做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