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林振東談務實

三月 1 , 2017  

 

林振東副校長東海大學副校長

時間:2017年2月20日,10:00-12:00

地點:東海大學副校長室

整理:張運宗

 

 

大環境的整體變化

 

  我們常常說計畫追不上變化,高談理想很容易,但能不能做到?理想在實踐的過程中,必須面對很多內外在的因素,只要少了一根螺絲釘,整體就會鬆脫;或者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原本的主要目標可能落於次要。因此,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才是面對變化與挑戰的務實之道。

 

  1970年代學校要成立進修部時,各方意見不一,爭吵不休。隨著進修部的發展,巔峰時期曾達三千人,時至今日,進修部已經不是東海的主要發展範疇。這就可以看出,隨著大環境的改變,想法和做法都會出現相當不同的改變。

 

  面對各系所提出的三、五年發展計畫,或是全校性的大型計畫,如中長程發展計畫、教學卓越計畫、教育部專案計畫等等,無論績效評估或是工作檢討,學校都要有相應的機制。大多數的計畫源於外部資源,因此必須有督導機制,反而是某些缺乏外援的計畫,如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招生計畫等等,就須要學校付出更大的心力進行績效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觀察一個學校的發展不能只談理想而不談實踐,談實踐也不能只看到片面而忽略全體。以招生計畫為例,再完善的招生策略也不能保證能夠解決招生問題,而招生又是目前最急迫的事情。招生會牽動財務規劃,精實行政、節省開銷、課程精緻化等策略都會因應而生。也就是說,因應招生變化,原本擬訂的計畫就必須改變;所謂的招生策略並非只是解決招生問題,而是必須考量影響整個學校的發展計畫。由這個角度思考,我們才能明白為什麼少子化衝擊將會在未來十年到十五年之間讓台灣教育出現劇烈的變化,而這正是東海當前面對的大環境。

 

 

理想與現實

 

  因應當前的大環境,從務實的角度來看,招生是最好的問題。我參與許多教育部的校級評鑑,委員們最有興趣的問題就是招生問題,因為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不管多麼理想的招生策略一定都會有失敗的可能。因為新生的量體是固定的,而2028年的新生將比現在少一半!若國立大學是學生的首選,流向私立大學的學生將所剩無幾;私立大學面對的壓力比等比級數的計算結果還大!教育部也理解這個問題,所以積極高喊各校院系要各有特色,東海也必須要考慮到自己的特色。

 

  我在當系所主管時就說,當全國考生降到13萬名,東海還能保持1萬2千左右的招生數嗎?這是過度樂觀的想法。或言境外生、陸生可以填補空缺,以現在的大環境而言這其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東海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要能結合學生的就業需求。

 

  我們不能夠用過去的環境來比擬現在,甚至應該問,過去的理想適用於現在嗎?過去低錄取率的時代裡,大學可以談很多的理想,但能夠達到理想的學生畢竟有限。甚至過去大學畢業是就業保證,現在呢?當「畢業能找到工作嗎?」成為學生迫切的問題時,我們應該如何因應?如果我們不能讓學生明確知道未來畢業的出路,恐怕很難說服他選擇東海。

 

  同時,在討論「傳統」的價值時,我們是否應該思考,立足於過去三十年歷史、科技的發展,我們須要做些甚麼?我們的創新何在?例如,在課程調整上,是否要放棄一些純理論的課程?是否要改變純粹培養學生成為教授或出國留學的想法?因此,跨領域的學習、學分鬆綁、破除系與系的隔閡、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等等,都是我們必須思考與突破的務實方向。

 

 

社會的鏈結

 

  大家都在問,東海將會成為一所什麼樣的大學?我認為,東海會成為一所和企業界結合的大學。

 

  傳統的教育裡,學生主要是坐在教室被動吸收老師準備好的專業教材,現在除了專業之外,還要更多的附加價值,讓學生了解學習的課程如何運用於社會的何種領域。事實上,很多學校都已經在談「務實教育」,也就是走出教室,讓學生有更多校外見習、實作或專題的機會。

 

  據統計,人文學院學生相較於理工的就業薪資偏低,為什麼?這和社會創造的價值有關,這是一個物質的社會。過去人文學科的學生都是在教室裡面上課,缺乏社會接觸之實境教育的機會。例如,中文系的教育有否和出版社結合?有否和政府行政部門結合在一起?中文系的就業市場在哪裡?我們是否務實地設計社會接軌的實作教學?答案顯然是,沒有。我參與教學卓越計畫時,曾希望各學院開設作文班,無論從思考或是實作的教學角度,作文都是相當重要且有效的學習,但老師覺得改作文很辛苦,這個想法也就難以推動。

 

  教育部最近有一個人文關懷的計畫,就是希望人文學院的學生能有實務經驗,參與社會、文化的活動。這可以加速人文學院的學生了解自身所學對於社會或企業的貢獻何在;在參與實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面對的問題回饋給系所,從而也加速老師與社會的鏈結,以提供更有效的實務學習。

 

  我們必須強調,務實教育絕不是否定培養高等研究的人才,甚至應該說正因為高等研究很重要,更須要讓學生認知自己的選擇,究竟是要投入社會?抑或投身高等研究?而不是因為不知道何去何從而盲目地進入研究所,畢業後,仍然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更何況無論在任何時代裡,高等研究只是少數人的選擇,而教育面對的是全體學生的出路問題。我相信,如果東海能夠揚起「畢業等同於就業」的旗幟,一定能夠打動任何一位高中生。

 

  為了實踐學校與社會、企業鏈結的理想,我們如何改變老師的傳統觀念?如何改變課程的固定框架?我認為,「兄弟爬山,各自努力」,能夠改變的系所、老師就爬得快,不思改變者就會被淘汰。

 

 

老師的改變

 

  學生是學校最好的口碑,而老師是創造校友的maker,是影響學生品質最大的關鍵。我們常說,「有怎樣的老師就有怎樣的學生」、「老師的態度影響學生的一生」,這應該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教育部推動的方案之一,在校務評鑑中也是重要的項目,大學法第21條擺明的說:「大學應建立教師評鑑制度,對於教師之教學、研究、輔導及服務成效進行評鑑,作為教師升等、續聘、長期聘任、停聘、不續聘及獎勵之重要參考」,教師不可視而不見。學生的學習要能鏈結社會、產業、實作其實也是一種理想,如何實踐才是務實之道。講實話,起步很難。為什麼?關鍵必然在老師。有多少老師在教書以前曾有企業工作的經驗?比例非常低。這就是一種歷史背景,時代改變了,老師或學校的政策也必須改變。

 

  經濟部工業局有個分工合作的計畫,目前東海和虎尾負責台中工業區1千多個廠商的訪談,本校已經進行6年左右,每年都會拜訪各企業,以此作為橋梁,讓各系能多接觸產業界。然而從學校的立場非常希望能和企業界有更多的接觸,但企業界願不願意呢?這就須要經過適當的教師磨合。

 

  科技大學以就業導向,教學著重於專業、技術、實習,幾乎系系都有證照輔導,因此畢業後就佔有大多數中級幹部的位置。東海是綜合大學,相較於國立大學和發展優良的科技大學,在高等研究和證照就業兩端的優勢明顯偏弱,而這是所有私立大學的難題,更大的憂患是,在少子化時私立大學將受到最大的衝擊。在這樣的背景下,文理學院的學生都必須走出教室到校外實習。不要讓學生在社會摸索一二十年才能覓得一席之地,教師要幫助學生縮短「社會新鮮人」的時間,讓他在學期間就有機會踏入社會參與實戰,能體認到不同於學校修課可以翹課、可以重修,社會的現實是,不努力就會被淘汰。

 

 

氛圍與自律

 

  東海是個學術團體,共事的「氛圍」很重要,一群用功的學生聚在一起自然就會勤奮向學,一個用功的學生進入只思逸樂的群體就難有成長。教師、職員也是同樣的道理。東海擁有自由開放的校風,所以「自律」很重要,時至今日更顯價值,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都必須懂得自律。「氛圍」和「自律」是東海目前亟須重振的方向。

 

  DDS提出一個假設,如果東海必須下一帖猛藥以改革東海,我的回答會是「人事權」。500位老師、400位職員占據學校最大的支出,必須展現高度的企圖、最大的效率,面對時代的挑戰,改造東海,重振東海。如果這不是空話,而是務實的做法,就必須擁有具體的「人事權」,才能做到真正的賞罰分明,才能人人自律,共創一個勇於面對挑戰的學術氛圍。

 

  問題是東海不能任意解聘不適任的老師,因為受限於教育部的《教師法》。《教師法》已逐步開放,可以在聘書上明列權利與義務,但僅適用於新聘教師,不溯既往,也就是無補於現況。即使如此,按照教育部的規定,只要系所被裁併,教師就能被解聘。

 

  在少子化衝擊下,招生會成為客觀指標,每個系所、每位老師都必須要有危機感。以理學院為例,傳統的觀念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唸理學院,次等的學生唸專科學校,但現在國立大學林立,廣設理學院相關科系,吸收了絕大多數的學生,而有志基礎研究的學生原本就佔少數。那麼,東海理學院該如何發展?一旦招生不如預期,不必等待校方決定,教育部就會主動要求裁併。

 

  碩士班、博士班更是明顯的例子,國立大學都招不到學生了。為了確保碩、博士的招生,我們必須思考他們對學校的價值何在?大學不可以沒有研究,碩博士生是研究的重要一環,何況他們人數不多,學費占學校的收入比例相當低。所以為了學校發展的價值,數年前我曾經建議是否可以考慮不收學費?這種務實的做法至少是吸引學生攻讀的利基。很可惜,我的看法並未得到採納,而碩博士班也在大環境的影響下日益萎縮。

 

  從理學院、碩博士班的例子,我們必須明白,即使眼前招生尚且符合標準的系所,甚至東海目前高達97%的招生率都不能過度樂觀,只不過時機未到罷了。一旦系所被裁併,老師就要接受第二專長、輔導轉系,甚至解聘離職。因此,老師比須居安思危,謀求系所的生存之道。

 

  我們必須勇於突破傳統的觀念,以務實的做法迎接挑戰。我們高度肯定東海自由開放的立校價值,但是從務實的角度觀察,學校是否有由上而下的執行機制?很難。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怎麼辦?從系所開始。不該由校方單向地下達指導棋,而是由系所自行評估,擬訂計畫,提出具體可行的行動方案。

 

 

系所整併的醞釀期

 

  系所整併的問題也應該由系級主動提出積極適切的解決辦法。學校由上而下的做法有困難,為什麼?第一,誰做決定?教育部常說專業決定,誰是專業?第二、東海沒有leadership,誰做主?誰負責?現在教務處公開各系所招生狀況,這就是突破傳統的做法,協助各系所認清現況。

 

  大家都在談系所整併,但我要從務實的角度來談。系所整併不是一蹴可幾,而是有不同的階段。目前不是直接進行系所整併的最佳時機,應該要有一個緩衝期。

 

  在教育部的系所調整會議上,過去推動教改,廣設大學,並把各大學的傳統科系依專業分類為更多的系組別,以擴充各大學的員額。現在面對大環境的改變,教育部又希望相關的專業系組能夠進行整併。但是,如果沒有進行專業分類的系所呢?例如東海理學院的物理、化學、生科、應數各有擅場,很難以「專業」做為整併的基本條件。

 

  因此,系所整併不能空談裡想,而要從務實來談,第一階段的最佳方法應該是減班,特別是雙班變單班。過去曾有一段時間,教育部對於進修部定位的政策一直在改變,東海讓進修部的員額併入日間部,這是東海學生人數大幅攀升的關鍵,同時許多系都設立雙班。隨著大環境改變,包括廣設大學,特別是少子化的衝擊,理工學院首先面對挑戰,因此亟思改變,雙班變單班就是第一步。這是各系必須積極扛起來的責任,不能坐等校方決定,那只會拖緩速度,事倍功半。例如,最近物理系主動提出減班樹立了良好典範,因而牽動其他各系開始思考改變。

 

  第二階段是依照系所特色區分大小班,例如基礎學科的系所可以施行小班。但教師是否縮減?別忘了,再以理學院為例,教師的研究著作約占了全東海教師的三分之一。這是環環相扣的問題,必須謹慎應對。

 

  除了減班、小班之外,三、五年內面對系所整併較為有效解決問題的務實做法,就是增加「跨領域學位學分學程」,機動性大,又不必改動現有教師結構,有效善用東海的資源,發揮群體的力量,爭取大型的研究計畫。例如物理、化學、生物雖難以進行整併,但卻有機會可以產生較為實務、結合產業發展的跨領域學位學程。

 

 

  最後,我必須強調,東海擁有良好的體質,絕對有機會重返榮耀。東海不是缺乏優秀人才,而是缺乏團隊的力量;東海不是欠缺資源,而是資源分散,未能更有效運用。所以我們必須有個盤點問題的機制,確立責任歸屬和用心檢討,然後各系所單位要能提出具體可行的落實機制,包括行動方案、預期績效、督導流程等,只要能確切務實,東海大有可為,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