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 Classroom 修思錄

Zen Classroom 修思錄:放下身段的快樂

六月 1 , 2018  

陳家榮

 

在這邊先跟大家澄清一件事: 這專欄中跟大家分享的純粹是個人學佛的心路歷程,並不是認為自己夠資格來傳教或者教人如何禪坐和修行。 僅僅是因為透過學佛,自己得到了好處,才想與有緣人分享的。—

 

 

  在一個很偶然的機緣接觸到了慈濟,覺得他們行善助人的宗旨很有意義。 慈濟的創立,的確造福很多臺灣人。 在當時,去醫院檢查或動手術,都需要先花大錢繳保證金才能得到醫療照顧,沒有錢的人常因無法繳納保證金而無法獲得醫治。 當初證嚴法師由地上一灘血的故事而發願建立醫院,以先救人為宗旨,不管保證金,對此我給予莫大的尊敬; 因為我也曾這樣夢想過,希望台灣有先救人後談錢的醫療制度 (真希望今天的慈濟醫院也秉持證嚴法師的初衷來救助眾生)。

 

 

  我報名參加了花蓮慈濟醫院的義工,坐上了北迥鐵路的火車去花蓮。 整列火車上有很多穿著藍色制服的慈濟人,她們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每個人都很自豪能夠穿上這套制服。 到了醫院,大廳有一幅巨大的壁畫,好像是由馬賽克拼貼的佛陀像,稱為大醫王。 我對這畫的解讀是認為這有雙重的意涵: 其一是醫院治療人身體的病痛,其二是經佛陀的教導來醫治人的心病。

 

 

  在醫院當義工的那七天,最大的感受是每天的生活步調都很規律。 聽到法師教導的佛法及生活準則,尤其是救苦救難的精神,正是當時社會極需要的道德與責任的教育。 我跟隨一位師兄學習做事,他是某大公司的董事長。 看著他替病人 (尤其是對不易相處、也不願配合醫師治療的原住民病患) 刮鬍、洗澡等等; 對我來說,這些事情連我在家都未必願意替人做。 而要能有像他一樣的勇氣及精神,我承認這必須經歷一段時間的掙扎和努力,才能做到他所能做的各種事情。 這個訓練需要很大的覺悟,首先要放下身段,再來強迫自己去做満心不願的工作。 七天的義工日非常短暫,我是在自然良心的驅使下跟著去做,而後也感到很快樂,但也僅止於是表面上的。 當時我並沒有體認到法師每天開示的修福修慧和義工的付出是相輔相成的,只認為自己在做善事,自傲地以為當了好人、做了好事。 雖然幫助他人是修行的過程和方法的一部份,但這對於發現自我以及真正看到內心深處的自我,還相差得太遠,這也只是佛法的皮毛,而修行才正要剛剛開始而已。

 

 

  回到澳洲,當時我們還在衝刺自己的事業,每天的生意活動使得我們患得患失,當下也是難以克服這些不穩定的心境,覺得無法得到真正的平靜,煩惱還是一大堆。 儘管如此,我和太太仍積極參與慈濟的各項活動,諸如去老人院服務老人、送餐給獨居老人以及各種慈善的教導,像是如山法師的定期禪座和念佛共修。 我太太還參加了慈濟的手語隊,她說在比手語時,有很快樂的感覺,比手語好像也是修行的一種工具。 這些活動的確對於發覺自我內心的聲音和感受是有些幫助的。

 

 

  很感恩能有機緣接觸到慈濟。 就這樣不知不覺中,走上了學佛的道路,而這也正是改變我人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