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 Classroom 修思錄

Zen Classroom 修思錄: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八月 1 , 2018  

陳家榮

 

—在這邊先跟大家澄清一件事: 這專欄中跟大家分享的純粹是個人學佛的心路歷程,並不是認為自己夠資格來傳教或者教人如何禪坐和修行。 僅僅是因為透過學佛,自己得到了好處,才想與有緣人分享的。—

 

 

澳洲道場的景況

 

  在澳洲,佛教團體真多! 諸如: 慈濟、佛光、雲陽寺、中台山、淨空法師、南傳的教派以及密宗等等。 每一派都會想要有自己的道場,至少有十多個各式各宗派的修行處所。 像我們設立在公司二樓的禪修講經道場,可以容納三十人左右共修,卻少有人來借用,大家寧願自己再去建立自己的道場。 對此,我倒是覺得這樣有點浪費。

 

  原先在我們的住家後院有建一個禪堂,完工啟用時請來法鼓山的果東法師到此主持灑淨儀式。 法鼓山總會經常派法師來澳洲主持禪七以及講經說法,每次聚會有二十至三十人參加。 只可惜來的人都只有華人,澳洲人聽不懂華語。 儘管如此,我們仍覺得很有福報,能有機會提供這樣的道場,誠心希望來此學佛的人可以得到好處。 一些因緣際會,我們必須把這住家賣掉,搬到新購買的廠辦; 我們將新的廠辦二樓裝置為禪堂,同樣可供法鼓山及其他正信的佛教團體使用。 也藉著這樣的交流,我和太太也更有機會參加各種活動,受益良多。

 

 

聖嚴師父在澳洲傳法

 

  某一年我們有緣邀請到聖嚴師父來澳洲傳法,我更是三生有幸充當師父的司機。 充當師父司機的這段期間,看到師父瘦弱的身體,一面擔心金山的建寺事宜,另一方面要到處旅行傳法,若本身沒有堅定的信念,是沒有辦法勝任如此繁重的工作。 對此,我很感恩能有這麼親近的機緣接觸師父的佛法,這對於爾後修習佛法有很大的影響與助益。

 

  當時在市政府的會議廳舉辦了一場開示法會(也準備了英文翻譯),聖嚴師父的號召力實在強大,共有八百人來參加,除了本地的華人外,還有澳洲的參議員、大學教授等人來聽講。 開示法會中,其中一位大學心理學教授和師父的對談,講到佛法和心理學的關係和應用,非常的精采! 同時也讓這些教授們多認識正信的佛教及佛法。 會後,聖嚴師父主持了一個跨宗教的交流會議,有密宗、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等各宗教的大師們參與。 交流會提出一個結論,就是各宗教領袖皆認同: “共同維護世界和平,浄化人心”為各宗教的目標。 對於這個以基督教立國的澳洲,透過師父深入淺出的說法,使澳洲人對於佛教有更正面的認識和影響。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師父開示說,人們大多數的煩惱皆來自於「貪」以及「患得患失」。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這是師父對於「貪」的解釋。 貧窮並不等於痛苦,富有也不等於快樂,這完全取決於心態的正確觀念。 勇敢的面對生活,欣賞並接受,比較容易得到快樂。 對於未知的將來,人們都會有所祈求,而有「患得患失」的心態,但這只是在浪費時間及生命。 未來的任何事物,並不會因為人心境的轉變或是擔憂更多而有所改變,往往我們一直擔憂的未來,十之八九都不會發生。

 

 

禪堂的關閉

 

  在我們廠辦二樓的禪堂,除了每週四有舉辦讀書會、週日有禪坐共修的活動之外,其他的時間就提供給正信的佛教團體使用,像果健法師、大乘法師等都來過這講經說法。 如同前面所述,各宗團體都希望有自己的道場; 後來,法鼓山也另設聚會場所了,所以來使用二樓禪堂的機率就越來越少了。

 

  最近,讀書會及禪坐共修的會員們才決定關閉禪堂,將各項活動轉至會員們家中舉行。 總還是覺得可惜,禪堂設立八年後因為利用率不高而關閉了。 想起這八年間透過這禪堂得到的際遇,也接受佛法的薰陶和教導,心懷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