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趙偉廷談「AI智慧醫療火箭」

二月 1 , 2020  

受訪者:趙偉廷,東海大學生科系副教授

時間:2020年1月7日 下午14:30-16:30

地點:細胞生物學實驗室

整理:張運宗

 

【編按】智慧醫療是AI中心重點發展項目之一,理學院提出以生科系生醫組為主軸的「AI智慧醫療火箭計畫」,跨域結合數學、物理、化學、資工系,提出「從生物醫學到人工智慧的完整的系列課程,期望成為全國首創及獨特的 AI 醫療人才搖籃。」「積極建立新型態的 AI 醫藥研究,成立特色實驗室 發展 HERMES 智慧投藥大腦以及發展次世代量子神經網路做為未來AI 新科技。」

 

 

  大渡山-東海AI中心的實體空間是很好的宣示決心。過去只要和廠商說我們在做AI,對方往往不置可否地說「現在好多學校在做AI。」院系計畫提出後,我帶AI醫療相關廠商去AI中心好多次,他們的想法不一樣了,普遍的觀感是「你們是真的。」坐下來深聊之後,這些原本合作對象集中於清華、北醫、台大的廠商紛紛感到驚訝,AI在東海不只是真的,甚至在某些領域,東海憑藉獨特的優勢,已經超前了一大步!他們不僅表達合作的熱切意願,且非常樂意開實習缺給東海。這是我比較開心的起步。

 

 

簡單且多工(Simple and Multiplexing)

 

  理學院有套細胞影像辨識的儀器,一個晚上可做五百七十幾種藥物的測試!這只是一台介於自動化和影像辨識之間很初步的機器,完全談不上多麼厲害的「智慧」,但是,好用!我開始使用後,強烈感受到AI的魔力。

 

  理學院是基礎研究,早在去年初就由楊定亞院長主持一個跨系小組,討論如何建構數位學習的理論基礎。去年3月我在系網寫了一篇短文〈讓生物智能與人工智慧一起打造未來!〉。 5G的來臨,我們既開心又害怕,到底能不能讓生物學有不一樣的發展?後來我們想到,為什麼細菌能在演化過程中通過層層關卡活下來?因為簡單化,而非複雜化。稻米的基因比人類還多,果蠅和人同為兩萬多個基因,但人可以做的事情比果蠅、稻米多太多。也就是說,5G讓設備愈來愈先進,AI更是很好的工具,但不該是記憶體多寡的問題,也不單單是幾G的問題,更不該是金錢大戰,而是要改變思路。

 

  就像生物演化一樣,簡單多功能;人經由演化,以最少的基因完成最完整的個體,如果有機會接觸AI,我們必須思考的是,如何像分子操作一樣,把AI這個工具發揮的更好,簡單多功能。

 

  其實,理學院一直在做相關範疇的思考,缺的是臨門一腳,該放在哪一個主軸上進行跨域整合?東海正好是綜合型大學,正好東海揭櫫「跨域」,正好AI中心提出院系計畫,一切的「正好」,讓我們的計畫有了真正實踐的起步。

 

 

腦與腦的互相學習

 

  我不喜歡大家只是把AI當作一個形容詞,「你有沒有在做AI?」這句話沒有靈魂。AI是很可愛的工具,應該用它來解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但在醫療領域方面,目前全世界的做法似乎可以再改變!為什麼?現在談AI醫療往往認為,只要和醫生合作取得醫學影像或是臨床數據,資訊越多愈多,機器學習愈好,AI也就愈強;我想這種思維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假設我丟一百本書給一個小孩,要他一直念,得到的成效還不如拿兩三本繪本好好陪他念,解釋給他聽。人工智慧也是同樣的道理,AI是一個機器學習,人就應該要陪著它學,它一開始可能超級笨的,面對複雜的知識網絡,我們就是要跟著機器一筆一筆訓練。尤其面對生命現象,我們是演化下來的生存者,許多教課書的道理都不是等號關係,既沒有最佳路徑,也充滿了矛盾,蛋白質間的交互關係是因也是果,這都是生物面對環境變異的生存法則。因此,陪機器學習把經驗傳遞出去就很重要。

 

  人怎麼陪著機器一起學?計畫裡關於「教育轉化」的部分,開設了幾門課程,其中,我和數學、物理系老師合作「智慧影像組織學」,這是從組織學知識到組織切片再到AI智慧判讀的完整學習。假設現在有一個組織切片,必須用演算法做成電腦看得懂的東西,問題就在這一步,大家都把組織切片影像餵給它,以為多看一些,看久了電腦就會。不應只是這樣!生物學老師怎麼教的?肝細胞長怎麼樣就要教機器肝細胞就長怎樣,應該每一筆特徵教它。我覺得,人跟機器應該是要連在一起做最好的互動,把機器判讀的黑盒子透明化。

 

  因為要「教」要「學」,所以專業非常重要。組織學是門大學問,單單切片染色就有很多的眉角。課程中的同學為什麼能判斷出這個切片是肝?那個是腎?因為課堂教過。同學把學習的歷程放到雲端的「腦」──我們取名為「HERMES」,隨著每年課程的進行,HERMES的判斷會愈來愈準確。試想一屆40位學生,一年一年下來,能培養多少人才!同學不止貢獻切片的學習,還要和「HERMES」PK;「HERMES」擁有學長姊的學習歷程,但未必達到最好的判斷,學弟妹可以設計不同的語法,嘗試更多的可能性。這個學習歷程讓「人腦」和「電腦」有了連結,同樣的組織切片,「人腦」看到的是一個畫面,「電腦」看到的是另一個畫面,兩者的連結、溝通,才能在AI醫療中達到真正的效果,並成為人才培育的新型態。

 

  生科系的組織室已經做好準備,從傳統生物學一直到AI分析,學生將擁有完整的學習場域。除了理學院之外,農學院幾個系都會用到組織切片,也可以運用這間教室。接著細胞學的AI動態分析也將陸續建立。目前的進度應該可以趕在下學期開學前完成,我已經和招生組聯絡,3月招生時,如果應屆高中畢業生有興趣的話,可以引導進來體驗別的大學沒有的教學環境與模式。

 

  除了學術研究之外,當AI成為生科系的強力工具後,東海生科將能對外宣揚,我們的課程從生醫專業課程到實驗室研究,結合機器深度學習,成為未來臨床醫學應用領域及醫療產業的人才。

 

 

跨域的優勢

 

  AI需要時間成長,我們也沒有辦法現在判定某個做法一定有用,但無論從教育或研究來看,有個前衛的想法就該去做,因為有了學理的支持,也確實有用,更重要的是,過去生醫沒有很快速的運算來協助完成,現在透過跨域合作已經可以做到了。

 

  科學研究有很巧妙的一面。不同領域上若有個共同idea,用實際行動促成一個發現,這和財力、規模沒有必然的關係,即使擁有雄厚的資源背景,也未必能有新的發現。試想,多少學校機關擁有龐大的資源,仍然無法有效對抗癌症。再設想,假設同樣的策略,是否資源雄厚者得勝?未必然。關鍵在人,不是一種人,而是跨領域的人。

 

  跨域也是很巧妙的概念,是碰觸到每個面向?還是真的像達文西一樣投入學習?

 

  在「HERMES」的主軸上,需要經過很多的實驗,生科系會做實驗,然不管是組織還是細胞,全世界還沒有完美的工具來分析,雖然影像辨識有高度的成長,但我們需要的是「客製化」的能力。除了資工系的協助之外,物理、數學系已經開始透過不同的策略,運用既有的AI技術,設計符合我們需求的運算。化學系熟悉藥物合成,也將同時介入與細胞的藥物反應測試,當未來醫療進入數位藥品的階段時,就會有非常重要的貢獻。

 

  隨著院內整合的起步、成熟,就可以和醫院的數據、定序公司等進行「產業+」合作。

 

 

醫療產業的切入點

 

  在生物醫療方面,判讀只是AI的一部份,我們需要的是真正能夠幫助病人的解決方法。我們正在增強生物學在AI醫療的know how,為了加快速度,上禮拜我和影像辨識公司討論,希望先把架構做出來。廠商聽取我們的想法、架構,看到AI中心,知道東海和AWS合作,都非常興奮,愈談愈有興趣。結果,廠商提出來生最困難的點,反而是我們的利基。為什麼?因為談AI醫療,資工有人工智慧的技術,但需要醫生的專業,醫生能夠提供醫學診斷影像和數據,卻沒時間陪著機器學習,大部分的人工智慧介入的成果都只能停留在分類或偵測的層次。但是,東海有生醫專業,細胞學、神經學、組織學、生理學、遺傳學等專業知識,,能在資工與臨床間做為很好的橋樑,讓每一筆臨床數據在機器的深度學習中更為活絡。

 

  包括我在內,一直在學術圈成長,知道產業很重要,但不知道該怎麼開始;現在比較能夠拿捏了。我們的介入點在哪裡?開發一套有效的醫療方式。例如,我們在大腸癌的研究一直有領先的優勢,居然有病人不知道從哪裡得到消息,打電話來要求堅持一定要用我們的方式介入。我只能委婉拒絕。

 

  病人需要就有產業價值,從這個角度出發,把學術研究的領先優勢和AI放在一起看,就會發現,目前全世界在AI的醫療運用都在進行醫學影像畫面的判讀,這也是生科系的強項,但我們要更進一步,建構「腫瘤離體智慧分析實驗室」,以及「HERMES智慧醫療投藥大腦」,透過病人腫瘤藥物配對、基因定序、病理等資訊,讓AI做到為眼前的病人「思考」而進行投藥。

 

  CTC(Circulating Tumor Cell),循環腫瘤細胞,這是個新名詞,會在這一兩年迅速竄起,因為只要透過抽血就能攔截癌細胞進行分析、藥物配對。我們的「HERMES」平常看似教學使用而已,其實還有另一個任務,為硬腫瘤進行藥物配對。我也跟CTC產業廠商到AI中心討論,他們非常看重我們的整套系統發展,一致覺得具備龐大的產業價值。為什麼?因為醫療檢測如果進不了健保便無法普及,CTC數據如能與HERMES的投藥系統合作,對病人的後續治療會有直接的幫助,就更有機會擴大產業價值。

 

  基因定序也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定序有龐大的市場,香港一家定序公司已經跨足娛樂事業,透過基因定序做出比星座還準確的人生規劃,但基因定序應該在「救命」這件事上有更大的發揮才對。台灣的定序廠亦非常成熟,但同樣努力敲醫院的門,卻不見能普及大眾,這對基因定序技術在醫療的應用非常可惜。

 

  從醫生的角度來看,「HERMES」不是提供給醫生參考的一個醫療數據而已,而是和醫生平行;當醫生看診時,思考在FDA指引下該給什麼藥,旁邊有另一個「腦」協助判斷。相關醫療產業的介入就在這裡。簡單的說,目前現行的個人化醫療產業都可以併入我們的系統,當HERMES的病人數越多,就會更接近真正個人化醫療的實現。

 

  要吸引學生、產業,我們需要先建設一個AI場域,只要我們做得夠好,大家看見了,就一定會來。

 

 

個人化與精準化

 

  整個AI醫療計畫最大的合作對象還是醫院,醫生是整個醫療過程最重要的角色,我們的檢體一直來自於中榮,澄清、彰濱秀傳的大腸直腸外科、病理科,都是長期合作的夥伴;他們都希望藉由AI協助診斷。醫學院和生科是不同的學習,生科人對於藥物及細胞生理和基因層次的作用機制熟悉,也積極開發新藥,但臨床診斷和醫療是醫生的強項,所以雙方必須坐下來一起教AI如何判斷,對病人會有更大的幫助。

 

  很多人會說,東海沒有能力強碰藥物研發這一塊,確實如此。但問題不完全取決於資源的多寡。真正的困難點在哪裡?一個簡單的感冒藥對家裏面的成員不一定每個人都有效。我們開發了「一種」藥物,但沒有一個人的基因是一模一樣,如何用「一種」藥物面對「每一個」人達到一樣的效果?在生物學上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只好靠臨床實驗,以眾數(mode)來決定有沒有效。AI的好處正在此,可以做到真正的「個人化」醫療,直接顯露每一個人對藥物的反應。未來的藥物測試將不只是眾數的統計值,對哪幾類基因型有統計上意義,而是必須抽絲剝繭到每一個人的基因型、藥物反應和生化數值,更重要的是個人數據背後必須有精確的機器思考。

 

  過去的醫療是「類比」,取個近似值,可能療效達到30%,剩下部分就靠自體的免疫系統;現在的醫療已經進入「數位化」,最大的優點就是「精準」,藥物與標的結合非常精準,在正確的病人條件下,療效可能必須在80%以上;當然,相對來看,能適用的病人將會作嚴格的篩選。未來的醫療將不是把更多病人被藥物拒絕,而是透過AI介入的醫療做更好的藥物選擇,而這個未來式,相信會越來越快實現。

 

  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個人化」、「精準」凸顯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人,二是結構。

 

  對生物醫療來說,藉由機器深度學習,AI是很好的工具,可以學習很多生物學的知識,經過修正,日趨完善。許多人以為這會取代醫生嗎?當然不是。我們都看過病,都希望看診時的號碼前面一點,私心感覺醫生精神會比較好,判斷比較準確。癌症通常在三、四期開始投藥,但無論化療或標靶,每一個時期的藥物的搭配不會只有一種,如何給藥除了醫療指引作為依據,也必須仰賴醫生豐富的經驗。人會累、經驗會不同,AI帶來的生物醫療不是取代醫生,而是給病人最好的治療,讓醫生擁有更強的信心,因為有個很好的夥伴可以一同診斷。

 

  AI醫療不能沒有學術界。臨床投藥來自於台灣或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的規範,哪種症狀該用哪種藥完全由目前的臨床試驗成果決定。問題是,假設目前大數據規則源頭是FDA,萬一這個源頭因為研究知識的受限而排除了一些可能性呢?曾經FDA規定大腸癌某個基因突變不能用某種標靶藥物,但後續研究發現只要做不同藥物搭配仍舊可行,所以規範又改了,那以前的病人怎麼辦?沒辦法,規範就是如此。類似的例子屢見不鮮。再舉一個例子,如果醫生看到一個症狀,若看了最新的研究,發現不能依賴現今的規範,或許他仍不能違背規範,但會有不同的見解,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

 

  科學的演進需要學術研究的突破,FDA規範很重要,因為醫療必須有依據,否則會有更多醫療糾紛,但規範是隨著醫療知識進步而更動的,未來AI醫療加速結合臨床和學術,受益者就是病人。

 

  無論從人,或是結構的層面,把「個人化」、「精準」作為AI醫療的主軸,我們就會看到東海的優勢,並和醫院積極合作,慢慢找出願意和我們一起教育這顆AI「腦」的醫界,學術界和產業界夥伴。

 

 

改變的開始

 

  理學院是基礎科學,和產業的連結會比較慢;過去擁有醫學院的大學在醫療領域佔有絕對的優勢。但是,時代不同了,AI時代、5G時代的來臨,大學、產業、醫院的合作模式必然出現變化。我覺得這是一個改變理學院的機會,借重東海強大的資訊能力,我們開始學習建立一套有用的系統,增強醫院和產業的鏈結。

 

  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環節,人才;不是單純的產學合作,而是培育人才的長期合作。不久前我和業界談一個觀念,獲得普遍的認同。東海是以教育為目標的大學,我們在執行AI計畫,希望能藉由新的事物或思維改變傳統的教育,教育就是培育人才。

 

  當學術研究、教育課程和醫院、業界達到人才的雙向交流,整個「AI智慧醫療火箭」的引擎才能發揮最大推力,推力越大,病人福祉就越好,也才能做到AI醫療真正的實踐;東海、醫院、業界未來將密切合作,從校內到校外也希望做更多合作整合,初期需要先花時間培養更多AI醫療領域的跨域人才,未來醫療火箭才能飛得更遠,這也是「人才+」最重要的精神。

 

 

註:趙偉廷,〈讓生物智能與人工智慧一起打造未來!〉,201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