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陳昇瑋談AI與數位轉型

四月 1 , 2020  

受訪者:陳昇瑋,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玉山金控科技長

時間:2020年2月25日 下午14:00-15:30

地點:玉山金控

整理:張運宗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AI的門檻很高,影響又特別的廣。 可以想到十年後,不會有人不受到AI的影響,就像網路一樣,沒有人能逃離網路、手機。 AI的影響又很深,全世界可能幾百個、幾千個的職位將會消失,有些舊的產業可能變得沒有價值,有一些新的產業卻會冒出來;這樣的影響可能是幾兆、幾十兆美金的改變。 

 

  然而AI做為一種技術,人人都知道,卻沒有人真的懂,每個人對AI的想像都是不一樣的;大概100個講AI的人,99個不懂在講什麼。 

 

  AI發展迫切所需,怎麼辦? 2017年年初,我跟中研院孔祥重院士、廖俊智院長討論,一致認為這是一個對的時機點,一定要做一些事。 我們先組一個團隊,用AI技術幫助十數家製造業解決問題,包括金錢、人力的節省,且讓產品變得更好。 經過半年,成效顯著,證明運用AI不是學術理論而已,它絕對有用。 下一步的問題是,怎麼讓幾千家公司一起進來用? 2017年中的時候,全台灣熟悉AI的人頂多幾百個,太少了,一定要培養人才。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AIA)應運而生。 

 

  台灣亟需人才,行動一定要快!我們當下決定不拿政府一毛錢,直接運用手邊的資源將學校辦起來,當捐款陸續到位時,我們已經培養了一、兩千人。 AIA見報後,台中市長林佳龍馬上提出邀請,我們應承的同時,想著竹科需求應該也很大,台中、新竹就同時開辦。 正式開學當日,前科技部長楊弘敦說南部也需要。 

 

  AIA從台北開辦到遍地開花,規模之大超乎預期,然初衷不改,我們希望可以幫台灣一臂之力,至少當各行各業的領袖真的下定決心的時候,不會因為欠缺人才而停止追趕的腳步。 

 

 

business model的革新

 

  雖然需材孔急,但其實台灣人很聰明、資質很高,加上好的訓練,培養人才不是難事。 相對的,從企業發展來看,business model轉換才是最難的突破,也是台灣產業長期以來難以轉型的關鍵。

 

  台灣產業的利基長期以來是靠強大的運營效率(operation efficiency),而不是商業模式上的革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我們不是推出一個全世界從來沒有人想過的產品來賺錢,而是當別人想出來的產品需要製造生產時,我們做的更具效率、更好品質,更高CP值;台灣產業的主力大多是基礎設施的一環,專注的是製程方法的創新,而不是產品的創新。 從IT的角度來看,基本上就是做到穩,不須要做到快、不須要探險、不須要變化。 

 

  如果社會的期待、企業成功的商業模式,只是基礎設施的運營效率,那麼,如何期待企業主做出改變?

 

  這個世界變變化太快,改變是唯一的不變,AI只是一個比較強的disruptor,但是有太多的disruptor,國際市場間的競爭者,無論實用性,或技術性人員都比我們強太多了。 一個簡單的例子,台灣沒有幾個公司會用雲。 2008、2009的時候,台灣哪家公司是靠雲賺錢? 幾間電子大廠都是靠雲的伺服器賺錢。 也就是說,台灣根本沒有發展AI,而是因為AI快速發展,大家才開始注意到。 

 

  實際上,類似產業轉型的問題已經存在好幾十年了,各界探討多年,知道問題在哪裡,只是難解而已。 

 

  若想讓business model朝往「革新」轉換,必須要能適度的奉獻,也就是不要算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資報酬率)、ROE(Return On Equity,股本回報率),要給一些時間、一些空間、一些資源。 但是台灣賺錢的公司幾乎沒有人要做這種事,宏碁的研發經費不到1%,而Google、Facebook、Apple的研發經費是15%!事實上,除了台積電以外,台灣其他公司的R&D基本上都不到5%。 今天,代工的獲利很低,大家都是在刀口上求生存的,每個人都在講轉型,但innovation、R&D經費到底佔多少投資比例? 不投資innovation就不會靠innovation賺錢,這是很簡單道理。 

 

 

只講AI太危險

 

  今日大家普遍認知到資料的價值,但,資料只是一個必要條件,而不充分。 因為要讓資料有價值的話,必須讓人去解讀,判斷應該要做什麼事,解決什麼問題,並進行判斷。 所以,這幾年,成立AIA後,每個人看到我就會想到AI,但我不會只講AI,因為只講AI太危險。 

 

最重要的還是business model。 

 

  台灣曾是紡織王國,紡織業的機器價格在過去幾十年裡,可能滑降十倍、百倍,紡織業有因而賺錢嗎? 沒有,卻被逼得只能一直往前走,直到走不動為止。 可怕的地方就在這裡。 如果今天板金業用AI,很有用,然後把所有作瑕疵檢測的人都解雇,真的就會賺錢嗎? 其實根本不會!這是很可怕的事情,也是為什麼不能只談AI的原因。 

 

  為什麼不會賺錢? 關鍵在於當買家發現你擁有降低成本的能力後,就會開始砍價錢。 本來做一件產品成本要50塊,可能因為運用AI,變成30塊,成本降低後,價格隨之降低,受惠的可能是買家、下游或消費者,而不是生產者。 好比我們現在買衣服很便宜,紡織業卻往下坡發展。 

 

  企業如果一直談AI,沒有談business model,沒有談數位轉型,沒有思考如何創造價值,這非常危險,甚至加速死亡。 過去產業為了競爭而降低成本,50元降到20元可能要花10年,現在用了AI,可能只須要1年,但成本降低有一天會到極限,然後呢? 這時候,別家企業找到新的方法或不一樣的model,繞過上中下游,直接走向客戶,你的成本降低又已經到達極限,只剩走向末路一途。 

 

  當大家認知到AI的重要後,就不能只是持續教會AI,應該要開始準備進入下一個階段。 

 

 

數位轉型的定義

 

  談AI所帶來的business model,普遍很自然地想到「數位轉型」,沒錯,但就像AI一樣,這是一個說來簡單,卻又很難懂的概念,絕大多數的人都誤會「數位轉型」的意思。 很簡單的一個問題:「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跟「數位化」(Digitization)有什麼差別? 

 

  「數位轉型」是對付數位顛覆(Digital Disruption)的一連串的動作;它跟數位技術(Digital Technology)有一點相關,但是關連不大。 企業通常希望引入新的先進技術,像是AI等數位技術(Digital Technology),來帶動法人轉型,這是一個誤會。 

 

  真正的數位轉型,是當AI、5G等新的數位技術帶顧客的期待改變的時候,企業必須要改變人力、組織、流程、文化,以新的business model能夠面對/回應新的市場的期待。 原本自認有價值的地方,可能因此而改變了,但也能藉此找到新的價值。 這種價值轉化的過程才是數位轉型真正的定義。 

 

 

關鍵就在「需求」

 

  技術創新確實也是數位創新的一部分,但數位轉型最成功的都是在business model上。 前面說過,數位轉型是針對數位顛覆的一連串動作,何謂「數位顛覆」? 比如說賣的對象不一定是賣的對象。 有沒有可能客戶要A,你可以做一個A給他,也可以做一個完全不一樣的B給他,但是完全符合他的需求。 關鍵就在「需求」,應該看WHY,顧客需求什麼,而不是WHAT,顧客要什麼。 有時候顧客有某個痛點,他自己並不知道,因此,如何更好解決他的痛點? 

 

  哈佛希奧多.李維特教授(Prof. Theodore Levitt)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People don’t want quarter-inch drill bits. They want quarter-inch holes.」顧客為什麼要買電鑽? 顧客真的很喜歡電鑽嗎? 沒有人喜歡家裡有電鑽,鑽過一次後,絕對不會鑽第二次,煩死了,對不對? 顧客只是希望家裡的牆上有洞,如果牆上可以有洞,且又便宜的話,絕對去買洞,絕對不買電鑽!顧客的需求是洞,而不是電鑽。 如果做電鑽的企業,永遠只看到電鑽,而不懂得創新,那就只是個設備商。 

 

  再舉一個有趣的例子。 加油站每天都在想顧客想要什麼,一直覺得顧客想要比較近的加油站,所以不停設加油站;甚至在基礎設施上不停地創新以吸引顧客。 但是,顧客喜歡加油站嗎? 不是!喜歡汽油嗎? 也未必。 顧客的需求是車子油箱裡面要有汽油。 國外有公司利用GPS定位,每輛車都有密碼,時間一到,就會有人來幫你加油。 因為公司省掉加油所需的基礎設施,不僅油價很便宜,顧客還省掉找加油站的時間。 這是一個很有的商業創意,但這是技術上的創新嗎? 不是!這就只是數位轉型的很多種變形的其中一種。 

 

 

只講數位轉型也很危險

 

  就像只講AI一樣,一直講「數位轉型」也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因為如果只是引進軟體、技術,這仍只是「數位化」。 

 

  Charlie Munger在《Poor Charlie’s Almanack》一書中曾提出「鐵鎚人」(Man-with-a-hammer)的概念,意思是說,如果你握有一把鐵鎚,看到什麼東西都像看到釘子,都想敲下去;因為你握的是鐵鎚,只懂得鐵鎚。 同樣道理,如果只講AI,每件事情只想著AI的話,那麼,我們試著提問,大家都在談數位轉型,當把AI拿掉後,還能不能知道該做什麼? 如果把AI拿掉就什麼都講不出來,那就是很危險的一種數位轉型,甚至可以說,那是假的數位轉型,只是想引進數位技術而已。 

 

  數位轉型剛開始的時候,可以運用工具,但到中段,往往就必須找到痛點,重新修改流程。 例如,決策的新流程是什麼? 校長是否聽得見基層職員的聲音? 要花多久時間才聽得到? 每一層級的自主權是否有效執行? 接下來,組織化的問題,這是一個好的組織嗎? 靈活的組織嗎? 能夠符合學校、產業等各界的期待嗎? 執行者是一個適合的處理者嗎? 能夠引進對的人或單位嗎? 能否接收到各種想要做的事情嗎? 

 

  所以,藉助工具只是數位轉型的起步之一,最重要的關鍵是在組織和流程的改變。 不僅企業轉型真正的問題不在AI、台灣的問題不在AI,社會的問題不在AI、政府的問題也不在AI,而是結構上的系統無法面對世界的改變。 

 

 

當大家不再談AI

 

  台灣每次面對重大的新技術來臨時,總是比較後知後覺,行動力不足。 這一波數位轉型,走得快的國家、企業大概在2010開始實施,再快一點者在2010前就開始實施了;比較慢的都是這幾年才開始,當然,一定還有更慢的。 

 

  AI的發展經過幾波的起伏,「強AI」還只在小說裡、在想像裡,但它不可能再往下滑,或許有一些事會泡沫化,然而AI已經進入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是毋庸置疑,只是自己沒發現而已。 

 

  只是AI的發展會變慢,慢慢往上走,直到大家意識到它在生活中不可或缺。 有一天,大概十年吧,大家不會再談AI,就像現在不會有人一直講我家有一台彩色電視,我的電腦可以上網一樣。 

 

  企業必須加快腳步,否則等大家不再談AI時,才發現錯失良機,再想做什麼事,可能一切都太晚了。 我現在管兩個單位,樓上樓下,一個做數位轉型的,另一個做AI的,如同我講的,數位轉型遠比AI重要。 數位轉型的關鍵在於,企業人力、組織、流程、文化的business model的改變創新。 

 

 

圖說:2018年8月18日AIA台中分校開學典禮。 (右至左)孔祥重院士、陳昇瑋執行長、蔡明順營運長。 

附註:本文相關論述,亦請參見「以為有AI就是數位轉型?這樣用AI反而可能害了你!」(《天下雜誌》,693期,20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