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林原正談板金產業提升

七月 1 , 2020  

受訪者:林原正 (大圖右三),炬將科技總經理、台灣板金經營協會理事長、板金AI國家隊成員、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博士班

時間:2020年6月12日 上午09:00-11:00

地點:大渡山-東海AI中心

整理:張運宗

 

 

「一代」與「二代」

 

  我們這一代的企業主常被稱做「二代」,這是相對於活躍在1980、90年代的父執輩的「一代」,那是台灣製造產業蓬勃發展時期,外在機會遠高於自身競爭力。 1970年代只要有能力設工廠,就會有人主動拿訂單排隊來拜託,這股趨勢更在1980達到高峰,並在1990年代開始強調品質及朝往大陸發展。 但是,如果沒有大陸訂單怎麼辦? 留下來的技術是什麼? 現在回頭看,「一代」企業經營的定型應該就在1980、90年代,如果沒到大陸而留在台灣的話,競爭力夠強就會往上發展,否則反之。 如果持續學習新的東西,一直進化,走的速度就會很快,否則就會淪為小工廠;這和少子化衝擊學校教育的道理一樣。 

 

  如果說「一代」看的是「機會」,那麼「二代」講的是「競爭力」。 「二代」接班面對不一樣的時空環境,最顯著的例子是國際情勢的劇烈震盪。 過去,國際間可能十幾二十年出現一次巨變,現在,SARS、金融海嘯、新冠肺炎,一波接著一波來。 不只是經濟局勢而已,「二代」必須考慮的面向愈來愈多,過去「一代」可以不重視員工的想法,現在「二代」必須想如何激勵員工,提供福利之類的許多事情。 諸如此類,「二代」的思維與方法的更新速度必須很快。 

 

  參與輝煌年代的「一代」已經形成固定的框架,最常見者,要求接班人先在業務磨個3年,製造磨個5年;我本身在業務、製造、研發都待過。 結果,「二代」被要求須比「一代」懂得更多。 再者,「一代」劃好了發展的框架,希望「二代」繼續走,但「二代」面臨著不同的問題,「一代」又必然擔心放手會不會比較好?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一代」不敢賭,如果放手會發生什麼事? 當然,也有成功的案例,例如板金AI國家隊之的台中精機。 但普遍來說,「二代」接班的比例偏低。 上個禮拜(6月4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辦了一個「二代社群企業家共學團」,提到一個數據,台灣中小企業主50歲以上雇主佔比7成以上,預計10年內接班的企業主約有74%,卻只有6%有健全接班計畫。 事實上,板金「二代」真正接班的比例遠低於這數字。 

 

  許多「二代」國外留學回來,帶來不同的觀念思維,然而台灣的製造業是非常獨特的型態,舉個例子,國外製造業供應商可能相距甚遠,開車至少要幾個小時,彼此見面機會不多;台灣可能開車20分鐘就到了,供應商彼此間的緊密結合出現獨特的產業聚落,我覺得,或許這也是「一代」成功的條件之一。 整體的供應鏈仍然存在,但「二代」是否承接同樣的做法? 在國外開過眼界後,如何面對傳統產業? 

 

  老員工也是「二代」必須面對的問題。 父執輩的老員工幾乎都是「老闆級」,這是板金產業特殊型態之一,且老員工往往認為公司的創立成有他的一份功勞,「二代」如何管理這些老員工? 難道老臣都處理掉就能接班嗎? 很困難。 很多「二代」一進到公司就談組織再造、組織重整,可是如果沒進入到公司的正常營運軌道,根本沒和老員工一起打拼過,這些終將只是高談闊論,難以落實。 對老員工來說,即使你身為「二代」,充其量也只是「空降」主管,如何信服? 所以「二代」如何和老員工共享、共榮、共存,共存最重要。 

 

  「一代」須要改變,「二代」也須要改變,彼此改變,產業才有改革成功的可能。 

 

 

台灣板金經營協會

 

  為什麼老員工都是「老闆級」? 因為門檻低,現在開一家板金廠大約5億起跳(設備、土地等相關費用非常高),早期可能只需5百萬。 時至今日,板金產業廠家大約4千家,以年營業額5千萬至1億以下居多,產值大約是2至4千億。 

為什麼這麼多家? 門檻低是主要原因,但關鍵必然是需求量大,市場大。 板金涵蓋的範圍比大家想像的還廣,每個人生活周遭四處可見板金,成品、半成品、加工應有盡有。 這就形成另一個特點,每個廠家使用的設備、材料、方法都一樣,但業種別非常全面,一片白鐵可以做航太、半導體、文創、機械、電子、建築,一家板金廠只要被業種定位,做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 

 

  龐大的廠家讓台灣板金業在國際間具備很高的競爭力。 例如,荷蘭艾司摩爾(ASML)提供台積電等大廠的半導體設備,其板金供應商就在台灣,其一台機器的板金需求可能5億元左右,就足以養活一間頗具規模的板金廠。 此外,台灣的建材、機械在全球數一數二,也帶動板金的國際競爭力。 事實上,外銷出口占板金業滿大的比例,因為全世界有板金產業的國家不多,日、德、泰、大陸、台灣,屈指可數,台灣的競爭力大約排在2或3位。 

 

  家數多、需求大、競爭力強,形成了今日台灣板金產業的特色。 問題是,龐大的廠家量體在長期發展下,大多數的廠家只求有工作,不求有利潤;有的廠家為了活下去,賠錢也要做,甚至誇張到大廠的管銷可能要做到一件300元才划算,小廠可能100元不賠錢,有的廠家99元就願意做。 也就是說,成本的80%、70%,甚至賠錢,都能夠報價。 除了削價競爭之外,還有一種不得已的狀況,許多老師傅技術在手,但不懂報價,只要「做ㄟ過工」、「袂了錢」,不賠錢,生活能過就好了。 無論正反面,這都已經嚴重破壞台灣產業該有的質量。 

 

  所以,我們一群朋友組成「台灣板金經營協會」,成立之初即以不削價競爭、不搶人搶單、不惡性競爭為宗旨。 

 

 

AI? 轉型? 優化? 

 

  「二代」想做的是創新,但創新不一定最好。 我們都有共同的經驗,設想一個美好的願景,做下去,結果都是空。 我曾經耗費鉅資嘗試不同的創新,結果發現我們的文化、能力未必能夠導入新的思維。 千禧年後,「數位化」和「工業4.0」都是熱門的議題,製造業都在思考該怎麼做? 這幾年的「AI浪潮」,「智慧製造」、「數位轉型」喊的震響,我們也在討論製造生產和數據該如何結合? 廠家很清楚數據有沒有用。 以前的老闆不知道製造的成本,年底再結算賺了多少錢,漸漸的,現在有些人開始透過數據知道銷售、製造的成本,希望馬上知道每張訂單究竟花了多少成本。 類似的需求讓大家希望大數據、AI能加進來提供幫助。 但是,這會不會出現「轉型」? 轉到那個方向? 我能不能透過數據知道未來的路該怎怎麼走? 競爭優勢在哪裡? 我只能很有信心地說,目前是個機會。 

 

  講AI、講轉型,對我們來說,這是外太空的事,講得太空洞容易讓傳產進入迷思。 我們比較希望,這些字眼代表什麼意義? 講清楚這是什麼東西。 我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到處都在講AI,無形之中大家似乎都在用AI,但究竟在做什麼? 很多人都在講AI,什麼東西都掛上AI,突然間不會AI都在做AI;AI浪潮來了,大家都想衝上去,問題是,到底想要什麼? 其實如果基礎沒有做好,根本連搜數據都談不上。 

 

  傳產的存在來源於技術,所以回歸本質,技術在哪裡? 自己的技術缺口是否AI、轉型可以幫忙? 能不能運用AI的技術協助管理者改善現場? 例如,AI技術能否幫我準確預測訂單準時出貨的時間,這就能有限度地控制成本。 如果市場決定於我的成本,數據能否協助我做到這個成本? 協助流程改善? 製造改善? 產品設計? 數據不是存放於D槽,而是一定能夠提供幫助,但該怎麼做? 

 

  「轉型」也是長期以來大家常掛在嘴邊的話題,卻始終講不清楚。 這陣子我和羅文聰老師觀察一些案例,我覺得,目前「轉型」只是趕流行的一個字眼而已。 二代接受到很多的訊息,也做了很多努力,我稱之為「優化」而非「轉型」。 以前父執輩用A4紙寫字,二代變成Excel、e-mail,收到的訂單不是熱感應的傳真紙;二代最快且最多的是做電子化的「優化」。 「優化」之後,有的人開始走向電商平台、國際參展,這也只是升級版。 能不能「轉型」? 或許有,或許沒有,但我們看到稱之為「轉型」的廠家,仍只是「優化」或「升級」。 

 

  對於製造業來說,「數位轉型」、「智慧製造」的定義更是不清不楚。 究竟智慧工廠需要高成本? 低成本? 或者,如何營造一個低智能的製造成本? 凡此,關鍵都在如何搜數據? 到底能收到何種數據? 多少數據? 大數據怎麼做? AI怎麼做? 歸根究底,製造業對於「數位轉型」、「智慧製造」的定義的共同框架還欠缺一個整合;了解的人不多,又各據山頭,各喊各的。 

 

 

東海的經驗:能不能幫助產業

 

  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之間有著滿嚴重的脫軌。 很多人說,技職教育應該從國中、國小做起,這話當然沒錯。 但是,大學站在高等學術研究的地位,必定擔負著不一樣的責任,如果還是停留在十幾二十年前的學術成果,必然產生極大的落差。 

 

  現在業界普遍覺得學生不好用,問題還是出在學校的教育,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學用落差」。 例如某些老師在課堂上教的案例可能還是十幾二十年前的,或許他沒有新的東西無礙於做為一位教授,但學生在案例分享、案例檢討的學習中,會以為外面的世界就是如此,等到出去就業才發現,面對的環境和教授教的不一樣,怎麼辦? 只好一切重來。 

 

  我大概花了10年時間做精實生產,朝往「工業4.0」走,同時找了一間顧問公司開始做部分的資訊整合,包括軟體、系統、視覺辨識,顧問公司建議視覺辨識可以找東海,我評估後認為可行,走到現在,留下來的就只有東海。 當時找到的就是羅文聰和許瑞愷(Ricky)兩位老師,他們先了解炬將,再了解產業。 剛開始他們常開玩笑,板金這種黑手產業都不知道,有沒有Excel、Word都不知道,有辦法做視覺辨識嗎? 3年多下來,漸漸知道我們在板金產業已經走了挺前面的。 

 

  有一天我問羅老師能不能來念博士班,東海資工沒有博士班,剛好我做了多年的精實生產,他就建議念工業工程,我就拜到黃欽印老師門下。 更進一步,迄今我們已經給東海2年的產學了。 

 

  過去我們和技職高中配合,校長也強調不以就業為導向,而以升學為導向,我就說,學生就算念到40歲還是要出來就業。 如果學生只知道學術研究,不知道如何和產業接軌,學用落差必然很大。 不然談的就是彼此的好處何在? 談的只是產學、績效、KPI。 不可否認,東海有一些系所老師是以升等或研究為主,但東海成立了AI中心做為學校和產業之間的橋樑,應該能夠幫助系所進行改變。 更何況東海有許多和製造相關的系所,我希望能看到更多老師願意落地,用科技的方式幫助產業,能和產業更深入地接軌,能重新看待產業的未來。 畢竟學校的任務是教育,幫助學生就業是學校的任務,那麼,幫助產業也該是學校的使命吧。 

 

  人的思維、系所的發展決定了產業界和學術界合作能否成功。 我們和東海的合作完全不同於過往經驗,羅老師談的是能不能幫助產業,做的內容有沒有效? 能否幫助我們? 能否幫助產業? 面對這種思維,業者真的會很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 我就真的把時間都投入在AI中心,所以任何問題大概都能溝通協調。 真的要說問題,就是彼此的認知落差,有時候身為業者會要求很多,也就是說,我負責踩油門,羅老師團隊就幫忙踩採煞車。 

 

  去年某個場合,我對Ricky老師說,做了這麼多年的改善,找了這麼多的顧問公司,這次和東海合作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事實上,上週板金AI國家隊發表SmartBOSS第一階段成果,參與成員一致認為已經達到8成的完整度。 

 

 

「大聯大」的永續經營

 

  羅老師常問,想做的事對產業有幫助嗎? 我回答,如果能做好視覺辨識、流程資訊化和AI,我個人認為能夠提高3-5倍的產能。 他知道我們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台灣板金經營協會」,致力提升產業,走出台灣,所以他和團隊主動參觀了幾家板金廠,深入了解我相信產能可以提高到3-5倍的原因。 

 

  羅老師很驚訝,板金產業怎麼會有如此龐大的廠家數量? 為何還用那麼傳統的方式在做? 可是又很有競爭力!如果能夠幫助這些產業會很有意義與價值。 羅老師發現談板金產業提升,其問題本身就是個優勢,只要做好1家,可能就有80%以上的廠家可以直接套用。 結果我們從視覺辨識開始,到現在做AI、數據的整合與串流,系統的開發,愈做愈大。 

 

  我們現在做的AI相關的事情頗符合政府的「5+2」政策(「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第一步先做資料蒐集,接下來做系統整合,然後進行預測。 資料蒐集正持續進行中,製造現場的資料系統整合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包括設計、排版、雷射、折床、焊接、噴漆、組裝等製造相關的數據,每個製造流程中的系統都不一樣,該怎麼做就是大學問。 

 

  現在政府有很多資源,所以廠家要進行資料蒐集、系統整合的成本不會太高,且AI中心不以營利為目的,而以幫助產業為目標,不會向廠家收取太高的費用。 所以廠家唯一會增加的成本是人力成本,必須投入人力才能做。 很多廠家還停留在傳統手工作業,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只要導入系統,很快就會看見績效。 

 

  我們如果把「數位轉型」拆開來看,我們現在做的是「數位」,先看看「數位」能否「優化」產業。 至於能否「轉型」? 羅老師提過,講「轉型」之前先講「白皮書」,「數位成熟度調查白皮書」,我們對板金產業的了解有多深? 所謂的4千家的樣貌究竟長什麼樣子? 所謂高手在民間,真正分佈在各大產業間的板金高手在哪裡? 我覺得,一旦完成調查,就能看到「轉型」的樣貌。 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若無意外,接下來會朝往這個方想努力。 

 

  在「轉型」的議題上,羅老師曾建議,我們可以思考「大聯大」的聯盟分工模式,也就是說,我們不講「企業轉型」,而談「產業轉型」;不講個人,而講聯盟。 板金AI國家隊已經是類似一個「策略聯盟」,甚至「小聯盟」的出現。 當我們接近成功,隱憂也必然存在,一定會有人來人去。 這個組織的成熟度會是關鍵。 我們都相信只要有人站出來倡議就一定會成型,接下來就有很多細節要談,談下去就一定會有人進人出,問題是核心成員能否凝聚? 這將是一大考驗。 如果這個核心成員決定了板金50%的資源,或許就不必擔心人來人去的問題,但核心成員是哪些人或廠家呢? 這群決定的配套措施能否經得起考驗? 我們是以系統整合、資料蒐集做出發,能夠做到何種程度? 這涉及到AI團隊的考驗,也涉及到「大聯大」核心成員的考驗。 不過板金AI國家隊的任務就是面對問題想出解方,聚焦該做什麼事,再擴散到各廠家;透過反覆的擴散、聚焦,知道該做的具體方向。 至少,板金AI國家隊成立時,強調打造板金產業的台灣品牌,就是一種「大聯大」的觀念,也是一種「轉型」的努力。 

 

  很多年前我問過一位日本大廠的董事,他們賣的機器全世界銷售,在台灣大家都在用,既然大家都一樣,雖然機器成本各憑本事,但比的是什麼? 他說,當然是你的管理。 台灣真的需要4千家板金廠嗎? 如果我們進行系統整合,1千家能夠做完同樣的量,有何不可? 也就是說,我們不是做出一套系統賣給4千家,而是希望做到產業整併。 雖然整合到1千家是不可能實現的路,但當羅老師問我們該如何幫助產業的時候,我們最大的夢想不是做到4千家、2千家,而可能只有10%的板金廠願意導入這套系統,卻整合了80%的資源,這時候我們就有能力定義這個產業,如此才能談企業永續、員工永續、環境永續,這對整個產業都是正面提升。 甚至,不僅止於板金產業,我們做的系統整合是面向整個製造業,機器加工廠也是1台機器就在做加工,試是這產業可能是4萬家以上!我們是不是能夠思考台灣的製造業永續發展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