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olumn 讀者投書

一個不同於傳統的電腦系統導入建置方式

三月 1 , 2023  

黃昭銘(東海工工,第26屆)

  談到系統發展,一般軟體發展人員對於這張傳統的系統發展生命週期圖都很熟悉,這套中規中矩的步驟萌芽於中大型電腦的時代,是早年一套在系統發展期間,很有效降低風險的作法。 但是在現在步調這麼快的時代裡,專業客制化系統的使用者通常已經很難忍受長期的規劃等待。 尤其最致命的問題就是系統的發展永遠落後在使用者需求的後面很遠。 人永遠是會進步的,所以需求改變與膨脹是絕對的。 這種先有文件後有系統的傳統發展方式,在實戰上,專案的結案,就成了系統發展人員的夢靨。 

 

  在20世紀末,由於程式產生器與第四代語言的發展,筆者在業界學習到一種增量式系統發展的方法,整體的概念如下圖,在系統發展的步調上,很明顯的加快許多。 在之後的職業生涯中,這個方法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在此分享給各位。 

  這個增量式發展法,使用了「向下分析向上構建法」(Top-down analysis with bottom up implementation),來將電腦系統導入企業當中。 特色與步驟如下:

 

  一、使用者需求階段收集資料、工作改善與標準化

 

  嚴格說這是屬於工業工程的範疇,主要在收集現場的業務資料,並消除引進新電腦系統之前,工作沒有標準化的傳統問題。 

 

  • 資料收集

依照企業組織與業務處理,收集現行制度或電腦系統的各種表單與報表。 

 

  • 資料整理

繪製含現狀及可行之改善後事務流程分析圖。 其主要的目的在了解現行的事務流程,並預定可能的標準化流程改善案。 

 

  • 說明研討

向相關業務人員解說表單﹑事務流程說明﹑業務處理機能說明及稽核方法。 並由相關業務人員提出資訊需求規格。 最主要是作為雙向溝通,並研討﹑修正前述之標準化改善方案,以及了解相關人員對這個電腦系統的期望與需求。 

 

  • 分析資訊與流程改善

針對現行作業流程,設計出包括人工與電腦的新業務處理流程與架構。 主要工作有﹕分析資訊處理程序﹑資訊關連,規劃組織與處理程序關連,制定組織與系統功能關連,分析資料及與資料項目關連,以及定義建立資訊架構,並決定系統處理機能之架構優先順序等等。 

 

  • 文件製作

訂定新的作業準則,主要的工作有﹕表單及報表格式重整設計,並製定表單填寫說明,及修訂現行或建立管理規章﹑製訂作業規範﹑操作基準﹑職務說明書﹑權限設定規則﹑編碼規則設計(含Key & Lock Method設計)等。 

 

  二、開發原型系統階段

 

  • 系統設計

完成了需求階段,就進入電腦系統設計的階段,如電腦選單(Menu Tree)設計﹑IPO(Input-Process-Output)設計﹑資料庫規劃設計﹑交易處理(Transaction)設計。 這時候已經可以開始使用電腦系統開發工具,用黑盒子觀念開始堆積上一階段成果的架構。 

 

  • 原型系統設計

至本步驟,建立原型系統(Prototyping Products),才開始實體的電腦程式設計。 由於有各種程式輔助工具或程式產生器的輔助,不管設計或修改系統,都比往常快很多。 而且,由於這些設計工具大都已經與系統資源整合,讓程式設計人員只需專注於系統流程的正確,而不必像傳統程式設計,需要花大部分的時間於程式邏輯偵錯上。 

 

  • 原型系統的細節處理

等到程式原型完成後,藉著與使用人員隨時溝通調整,再加入細節流程的程式碼,最後完成整個系統。 

這個步驟的好處,就是使用者與系統設計師間,可以面對著實際的程式雛形來討論。 不像傳統的程式設計方式,系統人員拿著一堆對使用者來講是天書的系統文件,在那邊比手畫腳,雞同鴨講的描述「將來」系統會如何如何,明確很多。 

 

  • 建置﹑修正與擴展

最後,將程式正式建置,輸出電腦系統規格文件,進入像傳統一樣的維護階段,隨時回頭修正與擴充。 這時所導入的是一套經過標準化調整後制度,搭配的電腦系統。 

 

 

增量式發展法的優點

 

  如同真實的企業組織,我們將資訊系統分成 MMIS﹑MIS以及IS三個層次,將企業中四個階層的人員角色分別置於這三個層次中。 這四種人員角色有他們主要的資訊處理系統來處理四個層次的主從架構(Client-Server)資料庫結構。 使用這種疊積木方式的發展方法,除了前述的更降低成本與快速導入的優點之外,在現在分散式電腦化架構中,包括系統效率﹑保密及權責分明等,都是非常有優勢的。 而且架設系統時,只要前期架構規劃明確,就可以分開建置,不必一下子投資太多費用,很適合中小企業整體業務電腦化使用。 同時這也提供了在現代大型電腦網路架構下,一個能更人性化的解構實體業務,建置與導入電腦系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