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論壇之後:人工智慧建築設計理論與實務

九月 1 , 2023  

受訪者:邱浩修

時間:2023年8月21日 上午10:00-11:30

地點:DDS-THU AI中心

整理:張運宗

 

 

論壇的迴響

 

  2023年6月10日,DDS-THU AI中心與臺中市建築師公會共同主辦「人工智慧建築設計理論與實務論壇」(AI Thinking and Making for Design)後,註一 7月21日,DDS-THU AI中心與UB優美傢俱共同主辦台北場,於喜來登大飯店舉行。註二 相對於台中場是開放式的論壇,台北場採取的是邀請制,目的在尋找志同道合的產業夥伴,應邀的參與者大多是已經展開了解或者投入人力於數位領域的指標型建築事務所,因此針對AI如何能協助建築師改善流程與設計創新,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回饋,也產生更大的影響。 

 

  舉例來說,上週我受邀拜訪一位建築師,他們的事務所內部已經成立一個AI小組,聽完台北場,特別是羅文聰主任以板金業為例,說明整個產業藉由數位貫穿開啟跨域整合與發展經驗後,驚訝於原來生成式AI不僅止於快速創造建築設計方案,更能改變整個傳統的建築產業設計與管理流程。 因此依據我們在論壇提出的規格,收羅整個事務所的回饋,列出事務所的運營痛點,主動提供給我們,積極尋找雙方合作的可能性。 

 

  台北論壇後,我接續拜訪了一家員工過百人,台中規模最大的建築師事務所,應邀做了一整天的生成式AI設計工作坊。 會後,主持人說,一旦導入生成式AI改善傳統設計流程的模式,事務所可以節省一半的設計師人力,並可大幅提升設計的效率與品質。 

 

 

新的方法論

 

  事務所過去對學界的研究往往抱持懷疑的態度,生成式AI的出現,讓學、產界都看見改變的需求,進而產生了雙方正面溝通,甚至合作的前景。 

 

  不僅是產業界,學界也看見生成式AI對於傳統流程的改善,以建築系言,這已經嚴重衝擊教學。 建築系老師的教學重心不是建築營造,而是研究建築設計的方法論,傳統的基本功對基礎學習相當重要,但對「創新」的效益則有待商榷。 姑且不論「創新」,如果我們一直把重心放在重複性基礎教學,偏偏又比不上生成式AI背後的龐大資料庫所產生的語言模型,我們就不得不問,人與AI之間的協作是一門全新的方法學,也就是說,傳統的教學必須改變。 

 

  因此我和曾瑋主任討論,研擬讓各年級的課程召集人與相關的第一線教學老師,逐步開始討論教學方向與思維的改變,或許新的教學方法論的導入需要時間消化,但至少開始起步。 其實從上學期到暑假期間已經有老師把AI加入教學,也面臨學生的挑戰與質疑。 這是建築系的優良傳統,勇於批判,讓各種不同的正反面聲音相互激盪,老師該做的是,把所有的意見回歸到教育基本面上討論,我樂觀看待,在生成式AI時代裡,新的教學方法論與建築的時代典範將有機會由此產生。 我們必須問:工業革命啟發了現代主義建築,智慧革命將如何帶來何種改變?

 

  大型事務所業務繁重,小型事務所無力研發,大家知道生成式AI必然改變產業生態,但方法論在哪裡?這是產業最普遍的問題。 

 

 

未來建築事務所

 

  「人工智慧建築設計理論與實務論壇」(AI Thinking and Making for Design)是學界和產業界開啟溝通、合作,建立生態系的開端。 

 

  學界和產業界聯合成立一個創新研發部門,共同探索十年後建築設計發展的可能性,這在歐美並不罕見。 例如,荷蘭的一間相當有活力的建築事務MVRDV所和台夫特理工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共同成立一個“The Why Factory”;雖然設立於大學之內,卻能獨立運作,人事、財務獨立,乃能用最前沿的技術,研發不同的建築設計,特別強調數位化,以探討未来城市的發展,作品遍佈世界各國。 (MVRDV在台灣的作品,包括「台北City One」、台南的「河樂廣場The Spring」、「新化果菜市場」等。 )

 

  「光點計畫」「智慧韌性設計班」在發想階段,我與景觀系何立智老師已經放入「未來事務所」的構想。 開創的頭一學年,我們花費相當多的精力於不同專業領域的老師間「跨域」溝通,在每學期成果展的目標導向下,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模組。 在這基礎上,新的學年開始,我們將前沿的數位能力的學習作為課程主軸,以培養與發展「未來事務所」所需的人才和方向前進。 

 

 

探索的第一步

 

  「未來事務所」是學、產兩界的正向循環,包括兩大塊,教學方法學的研發,及其未來應用在建築師的思維和運營模式的改變;這些研發過程和成果,以方法學的創新與應用為主軸,將與建築事務所合作,共同探索改變的關鍵層面及其方法。 

 

  四、五年前我就找開務建築事務所的龔瑞琦討論數位設計的合作可能。 龔學長是校友、系友、建築師公會副理事長,對公共事務投注甚大。 他對東海有很深的情懷,非常願意合作,但我們限於人力資源,只能停在討論中。 AI計畫發展到現在,結合生成式AI的出現,雙方的合作出現新的契機。 龔學長主動拜訪AI中心後,一個多月內,雙方正式展開兩次會談,龔學長召集事務所核心人員,將以社會住宅設計流程為主軸,主動盤整痛點、提出數據,為彼此的合作開啟大門。 

 

  如何在設計階段,從畫圖到蓋房子之間的流程能夠最優化?如何透過建築資訊模型BIM的空間數據從零件、客製化生成出一幢建築?生成式AI的出現讓諸如此類傳統建築無法做到的事情,出現可能性。 

 

  論壇之後,從教學面、產業面,從研發到落地,智慧建築與設計藉由生成式AI的新技術,將踏出探索「未來建築」的第一步。 

 

 

註一,參見,「智慧建築設計的新篇章」。 

 

註二,參見「人工智慧建築設計理論與實務論壇:台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