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olumn 讀者投書

博和雅 – DDS網站開幕賀詞

十月 20 , 2015  

王偉華

對”博”,似乎大家看法都差不多,”廣博”,”多”,”廣泛”,”不偏食”。當然能夠”博”,就要有一定的本事。語言,領悟,記憶,都是”博”的基本功。”博”是種”自由”的概念。隨手拾起一本書,就能讀懂內中興味,這是一種自由,當然自由需要努力才有的。

對”雅”,大家看法就眾多紛紜了。”優雅”,”不俗”,”輕柔”,”不急躁”,”微笑”…。但這大多是種感受,是結果的說明。但要如何才能”雅”?

要談方法,就不能不談結構了。我的看法,”雅”是種平衡,是種態度與能力,是種如何平衡的連結”博”的態度與能力。

如果把”博”視為許多的知識點,”雅”就是連結這些點的關係。於是”博”是元素,”雅”就是結構。同樣飽有知識之人,給人有時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放在教育中,”博”就是各種知識化為的課程和讀物。”雅”就是課程與讀物之間的結構,這些結構有時可以教,大多數都是”學”的工夫。聽演講,動手做,有體驗的學習是得自己學。而這種結構與內容的結合才能產生價值和感受。

在”博”,或許考試和外在要求可以達到一定的程度。但”雅”,沒有啟發,體驗,進而主動,就難登大雅了。所以當今一般的學習模式,可能培育一些”博”士,但”雅”士大多是自學的。

無”博”,難”雅”。有”博”,但也不一定”雅”。這是另一種功夫。

如果硬要談可有”雅”的課程,各種”跨領域”的演講,生活價值性的演講,體驗教育,生活的交流,晚餐會,跨域的讀書會,師生之間的交流等都是屬於”雅”的規劃和努力。但這些都是”非主流”的設計,也是東海的價值所在。東海的教育理念是培育全人,不是專業博士而已。

課程大都強調”教”,但我們得重視年輕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責任感。足夠的知識,服務學習,體驗教育,和典範的跟隨是提昇自我學習的方法。有了自我學習,”雅”才不會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