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中技社的轉型:引進科技新知,培育科技人才

五月 1 , 2024  

時間:2024年4月9日 下午15:30 – 17:00

受訪者:陳綠蔚

地點:中技社

紀錄:張運宗

 

 

【編案】AI時代,各領域各層面皆面臨轉型。 中技社於2024年3月21日參訪東海,DDS深感中技社對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藉此時機,專訪陳綠蔚執行長,暢談中技社的轉型。 

 

 

第一階段:石化能源

 

  從中油基層開始,我一路被培養成為總經理,在國光電力董事長退休後,接任中技社執行長,經歷臺灣石化工業從殘敗到壯大的建設過程;從石化相關的能源產業的發展又可以看出中技社的重要性。 所以我非常清楚中技社與臺灣經濟發展的建設關係。 

 

  1959年李國鼎先生和中油總經理金開英先生分赴東南亞考察後,成立「財團法人中國技術服務社」,為臺灣工業建廠服務,也協助友邦建設。 當時,22家企業各投資2萬元,加上1家投資1萬,共45萬,成為最早的資本,一直到現在。 2000年,更名「財團法人中技社」,中技社成立目的是引進科技新知,培育科技人才,為國家的經濟發展、生產力提升做出貢獻。 半個多世紀,中技社歷經不同階段的發展,一路走來,都是朝往設立目的前進。 

 

  1949年政府遷臺,百廢待舉,要買油、要煉油,面臨到非常多的挑戰。 當時台灣最賺錢的國營事業是台糖,我們必須靠著美援和台糖的外匯才能買油。 但買了油又如何?煉油廠這麼小、這麼破!中技社成立後,開始接受美援,讓外國人幫忙設計廠房,我們在旁邊學什麼是基礎設計、細部設計?怎麼施工、怎麼修?這是中技社第一代前輩花費20年的重大貢獻。 

 

 

第二階段:節能環保

 

  中技社掌握大多數石化相關產業的技術後,6、7百人怎麼辦?進入國際市場參與競爭。 但一個資本額只有45萬元的財團法人如何去國外招標、競標?

 

  1979年,中技社工程部門整個spin out,成立中鼎工程,現在已是國際聞名的中鼎集團。 然後中技社要做什麼?我們開始做能源節約、污染防治、觸媒等等研究;這些當時並不是很普遍的觀念,只能承擔許多政府計畫。 可以說,中技社是臺灣推動環保節能的先驅。 

 

  隨著環保意識提升,不必僅依賴政府資源,我們又把相關部門spin out,現在看到綠色生產力基金會、產業環境基金會、環拓科技、環科工程等都是中技社的通路。 

 

 

第三階段:專業智庫

 

  除了「引進科技新知」之外,中技社另一個任務「培育科技人才」。 1962年,中技社公教委員會開始發研究獎學金,後來有境外生、技職等各式各樣獎學金。 後來發現老師更需要被鼓勵,現在配合8個學會,提供30萬元學術獎金,表彰在學術上有顯著成就或貢獻的科技人才,希望藉由他們帶動科技研究動能。 

 

  進入21世紀,中技社面臨第三階段的轉型,自2006年起,我們決定將數十年投注於能源、環境技術與輔導的能量,轉化成立專業智庫。 智庫是不同的型態,必須研究未來5年、10年有哪些大的變化,對台灣有什麼影響?這十幾年,我們需要有經驗的研究員,也需要有好的題目。 

 

  最早的做法主要是發包給外部單位做研究,最大問題是,我們的研究員不易成長,且許多成果不屬於中技社。 慢慢調整後,中技社已經培養一批優秀的研究員。 此外,轉型成為智庫後,中技社不再依賴政府計畫,不拿政府預算,經費主要來源於中鼎的股息,也擁有更為寬廣的發展空間,可以廣邀專家學者來幫忙,成為產官學研共同討論不同議題的平台。 

 

  智庫初期,能源、石化、環境一定是我們的重點,同時看到人口結構變化的趨勢,也開始關注長照醫療,也涵蓋到經濟、產業、人力等方面。 當廢核成為國家的既定政策後,我們發現能源能夠討論的內容將非常偏隘,所以我們把能源中心改成「資源暨環境研究中心」,探討水、糧食、土地等,臺灣未來發展可能會面臨的切身問題。 

 

 

AI應用與AI治理

 

  我進中技社之前,陳力俊院士提出AI的發展應該是中技社聚焦關注的項目,但當時沒太多人力,我剛接執行長的時候,研究員只有10個左右。 我把空間做了幾次調整之後,2018年,我們開始討論AI對未來人類的發展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挑戰?辦了一場「AI對科技經濟社會政治暨產業之挑戰及影響」研討會。 

 

  2019年,中技社成立六十週年,潘文炎董事長希望做一個特別的活動,取代一般的晚會,我決定舉辦第一屆「中技社AI 創意競賽」,分「AI 與藝術」、「AI與創新服務」及「AI 與教育」三大主題,總獎金超過300 萬元,反應相當熱烈,25校、42名教授、105名學生,組成32支隊伍參加。 另一方面,我們頒發「科學暨技術貢獻獎」,科學貢獻獎得主包括參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劃」的中研院天文所黑洞研究團隊、利用分子生物學提高農作物的氮利用效率的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蔡宜芳研究員、高熵合金之父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葉均蔚教授。 技術貢獻講包括雪隧工程團隊、ETC技術團隊、木柵線捷運系統團隊。 

 

  AI的發展和應用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2021年我們展開始「AI治理準則與應用發展方向探討」三年計畫,邀請陳力俊院士、徐爵民部長、葉匡時部長、施振榮董事長等專家學者,舉辦一場專家諮詢會議,結論是AI議題應分成兩大部分:攸關教育、製造、服務的「AI應用」,由陳力俊院士召集,以及朱雲漢院士召集的「AI治理」,他邀請臺灣大學社科院團隊執行「AI治理準則探討議題」計畫。 近兩年,我們發現AI人才培育將是重大議題,因此在「經濟暨產業研究中心」、「資源暨環境研究中心」之外,新增「科技暨工程研究中心」,還特別成立「人才培育發展中心」,並於2022年發表「AI在教育領域應用」專題報告。

 

  關於人才培育的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大學都在做,乍看之下,很相似卻有區別,所以今年我們決定選擇幾所大學實地考察。 陳力俊院士主動調研,認為東海發展AI做的很好,就決定到大渡山-東海AI中心參訪。 據我觀察,東海的AI發展主要集中在兩塊,一是不同領域學生的AI教育,做得非常完整;一是產業鏈結,東海建立起樞紐地位。 可惜當日時間太短,看得出來東海在許多領域有層次、架構,但沒有時間了解東海諸如在設計、永續等領域的應用。 初步的觀察與建議,我們覺得,現在的學生須要在學習中被吸引,能快速看見AI能做出什麼,才有機會深入學習。 

 

  縱覽中技社超過半世紀的發展,經歷不同階段的轉型,我們一直在「引進科技新知,培育科技人才」的創設目的上推進,成為產官學研的平台,協助政府推動政策。 

 

 

註,參見「2022-01 AI在教育領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