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s 訪談記錄

林惠真談「教師」與高教深耕

四月 1 , 2019  

受訪者:林惠真,東海大學研發長

時間:2019年3月22日 下午16:00-18:00

地點:伯朗咖啡東海大學店

整理:張運宗

 

【編按】教育部於去年提出「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一般習慣簡稱「高教深耕」),東海表現不俗。 DDS特專訪新學年度接任研發長的林惠真特聘教授,深入了解高教深耕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成效如何?問題何在?接續努力的方向為何?

 

 

特色研究中心

 

  高教深耕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性提升大學品質及促進高教多元發展」,第二部分「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及發展研究中心」,同時挹注經費支持大學關懷在地及弱勢學生扶助。東海在第一部份和USR的計畫擬定上雖然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因為沒能在這次達到教育部申請特色研究中心的條件,未來向上攀升的空間著實有限。

 

  我們必須先認清一個觀念,任何一所大學不可能沒有研究這部分。即使不能擁有國立大學般的豐富資源,致使研究的比例可能會較低,但仍不可能單向地朝往教學發展而放棄研究,甚至必須把研究放在大學發展方向的首位。

 

  從高教深耕裡特色研究中心的角度來看,東海雖不具備申請去年首波特色研究中心的標準,校長仍認為某些領域可以開始發展成為東海的特色研究中心,在下一波申請來臨前做好準備。經過校方從整體到個別領域進行盤點,在有限的資源下,發現生態領域的研究論文的質量表現較為突出。此外,有別於去年教育部所通過的Global Taiwan 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在生命科學/農學類有5所大學(中興、交通、成功、長庚、高醫大)、共9 所研究中心名單,偏重農業應用與生物科技議題。所以,東海決定先以生態與環境相關主題為研究發展重點,更能突顯特色與影響力。未來也不排除再整合出其他特色發展主題的出現。

 

  第一步就是引進師資,以高教深耕研究員聘用辦法招納了5位年輕的助理研究員。雖然面對空間、結構的諸多問題,但1學期下來,可以說表現甚佳。例如每一位均已獲得科技部新進人員計畫,通過率100%,這是不容易的成績,因為科技部計畫的平均通過率約是40-50%之間。

 

  這份努力呈現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第一,從競爭激烈的高教環境來看,東海是不是走得比較較慢?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從學術發展的角度來看,東海一直是腳踏實地在做,並沒有操弄遊戲規則以提升排名。第二,從相關系所來看,必然產生一定程度的衝擊,包括課程的改變、空間的調整、組別的互動都會因為研究中心的設置議題,或是新進人員的磨合,而產生不同的挑戰。我想,只要大家願意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這應該會是正面的挑戰。

 

 

研究員與教師

 

  引進具備研究能量的新進教師是非常重要的,舉一個顯著的危機為例,東海在科技部的研究計畫申請與通過件數過去5年有下滑的現象,這表示老一輩即將退休的過程中,中生代教師的研究需要提升,也需要新生代教師的研究能量的注入。創校六十多年的東海,正處於第二波大退休潮(教職生涯以30年為一波),5年內將有近100名教授退休,卻遇上過去10年博士生人數衰退,年輕學者出走國外,各校已經紛紛祭出優厚條件留住優秀教師。東海在新生代教師的補強不能只是被動等待教師退休才補進,而必須招納、觀察、培養,因此專案研究員就有著積極的意義;前述5位專案研究員就是明確的例子。

 

  在高教深耕的結構中,除了Top down的專案研究員之外,也保有bottom up的名額,各系可以提出計畫,依據發展需求來申請專案研究員。校長、副校長皆多次在公開場合說明校方在這方面的態度與策略。事實上,董事會也已經通過東海5年內增加50位教師的提案。因此,各系正可配合高教深耕,依據各系發展方向先用專案研究員招納優秀的年輕學者,未來符合資格者即可成為教師。

 

  很遺憾的是,因應「生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的發展所聘請的5位專案研究員提出申請轉成專案教師,以兼顧生師比的改善時,三級三審後卻在校教評會受到了阻攔。雖然這批年輕學者在生科系受到相當友善的對待,但這個結果必然令人寒心。其實,他們的位階比博士後高,既申請到科技部計畫,又有兼課的教學經驗,未來申請其他大學的教職時,都會更有機會,也會獲得對方雙臂歡迎的對待。我們當然可以正面地說,這是東海的影響力向外擴散,但也確實是人才培養的流失。也就是說,真正受到傷害的是,東海。

 

  延續專案研究員的問題,生師比也是一大問題,不可諱言,某些系的生師比確實偏高。目前來看,若是遇上老師退休而增補新進教師,若是合理,都會一一通過,並無阻撓情事;即使有所要求,也不外是能夠英語授課、儘快提出科技部計畫等,並無不合理之處。所以,問題的關鍵在兩點,第一,各院系必須依據發展方向提出需求。第二,各院系對於表現不佳的教師要有輔導及可能的解聘機制。

 

  我覺得,各系要能形成一股正向壓力的風氣,對於新進人員的扶助,乃至共同完成某項計畫等等,如果能夠凝聚正向壓力的風氣,教學、研究都會有較佳的表現。

 

 

從「無感」到「有感」

 

  特色研究中心是高教深耕的三大部分之一,暫且不論研究中心的設置與否,除了USR之外,在教學方面,東海藉由高教深耕開始出現許多改變。

 

  無可否認的,高教深耕在整體規劃方面,去年年中公告後,年底前就要交出第一份報告,所以只能按照各計畫進度執行,談不上修正與否。計畫執行又和年度預算平行發生,所以會有某些程度的重疊性,也就是說,某些計畫是本來就要做的而被置入到高教深耕之中。

 

  在面對大型計畫時,東海較為擅長的是,某些已經有成績的老師被邀請,或主動加入,因此,高教深耕各項子計畫一定會有加成的效果。有時候看起來只有 一點點成果,但放在教學的長期過程中,還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力。例如,「教師社群」就是藉由高教深耕而能有不錯的表現。在教學精進與創新的目標下,「教師社群」鼓勵教師「能有更開放的思考及跨領域教學知能」,依據議題,自組社群,定期聚會,無論是發展跨域教材、跨域課程模組,或是自我成長與實踐,都是樂觀其成。「教師社群」看似柔性,很難具體說明預期目標,但這種看似日常的for nothing的聚會其實很重要,透過不同領域的對話,在逐步累積的過程中,就會開始出現聚集完成某件事情的可能性。

 

  但是經過近一年的說明與努力,許多院系對於高教深耕仍抱持「無感」的態度。為了讓院系「有感」,新的一年我們希望打通「校務發展計畫」和「高教深耕計畫」的連結。董事會希望「校務發展計畫」能夠滾動式修正,第一輪修正重心放在行政單位,第二輪的重心即在教學上,並以院為單位。因此,各學院必須自行評估前一年的執行成效,進而提出下一年的發展方向和內容何在?我們就藉此機會,把各院在「校務發展計畫」中的需求,和「高教深耕計畫」的各項子計畫相互比對,製成一張表格,如此一來,院長、系主任就能清楚地知道整體結構。其他無法和高教深耕配合者,只要具備亮點,就儘量編入「亮點計畫」。目前正在編列下一年度的預算,至少可以說,我們努力地讓各院系「看見」校務發展與高教深耕的整體發展結構的關係與連結。

 

 

教師評鑑的兩難

 

  在當前激烈競爭的高教環境中,東海進步的速度是應該再快一點。但「再快一點」的前提是,老師們必須認知到,沒有一個人是局外人!更不能只是在外面恣意批評,回到本位卻依然故我,置身事外。

 

  問題的關鍵還是「人」。研發處的立場,一定把研究放在第一位,但也絕對肯定教學的重要性。以前一輪的教師評鑑作為具體的例子,某些老師具有社會影響力,或是認真教學,但可能過不了教師評鑑。教師評鑑的標準應該是最小值,而不是平均值,也就是說至少要達到哪些標準。以往教師評鑑以「研究論文」為主,4年內至少1篇論文發表,佔了50%,參加國際會議、主持政府部門計畫,最近又加上校級專案計畫,3項至少通過1項佔50%。但是顯然地,如果不符「研究論文」標準就無法通過教師評鑑。不能降低標準,又要保住認真做事的教師,這形成了一個兩難。

 

  經過三場公開說明會與外加一場系所主管會議報告,參加人數將近全校專任教師的一半人數,彙整大家意見後,教師評鑑的最後版本將提送期末校務會議。目前考慮如果沒有上述的「研究論文」發表,但全部完成另3項的標準,即可以通過「研究」這一項的教師評鑑。畢竟教師評鑑的目的是區分毫無作為的教師,而不能本末倒置,讓盡心盡力做事的教師反受限制。

 

 

開放心胸與日常溝通

 

  面對少子化、AI衝擊的壓力,東海不能僅止於滿足招生需求而已,首要關鍵還是提升老師的能量,否則會拖不動教學和研究。無論是新進教師的增聘,或是挹注校外的資源以增加新聘人員的彈性,必須訂定新的考核、管核以提升能量。當然,即使明訂規則,碰到不符標準的教師是否能夠解聘?這不只是東海的問題,而是整個高等教育界的問題。

 

  其次,東海應該抱持更開放的心胸,系所調整或整併是一條必須要的走的路。這個議題討論了很久,不能一直原地踏步。從生物學來看,「變是不變的道理」!改變才是常態,不變才是奇怪,不變才會被淘汰。心態上的不安源於未知,或許可以舉出幾個轉型的典範,讓大家知道不需要為系所調整或整併有太多的疑慮,至少抱持正面的態度來面對。當然,這還需要更多的溝通。校長有進行系所調整、整併的意志力,已經明確指示,在有可能需要系所調整或整併的系裡面,應該由中生代的教師做代表來進行磨合、溝通。

 

  最後,從校長到各級主管需要和各系所主管、教師進行更多網狀式的溝通。不必以正式的開會形式,而是利用空檔時間,針對某個人或是某項議題,邀集三兩位具備共同話題的教師聊聊天。在這過程中,可以相互觀察與了解,在良性溝通的基礎上,產生跨域議題,這些都有助於理解彼此的想法與可能的盲點,讓彼此更有同理心。如果系主任們的心聲被聽見,相信許多校務的推動也會更加順利。

 

 

註:參見〈朱俊彰談未來五年的高教〉;〈社論:五連勝 (A Winning Str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