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社論

滿招奏凱歌?!

十月 1 , 2023  

  8月16日工商時報有一則新聞,標題為《老牌私校不同命! 三校滿招奏凱歌 三校缺額顯困境》,內容是指「8月15日大學分發入學放榜,觀察到老牌私校招生狀況,逢甲、中原、輔大都滿招,而東吳、東海的缺額分別是1人、3人,這五所學校的表現都相當出色; 文化、實踐及靜宜三校缺額偏多,有得努力。」

 

  東海缺額為3人,表現也相當不錯,是否可以奏凱歌了嗎? 答案是NO! 去年我們招生成績落後於輔仁、中原、逢甲,今年我們仍然落後他們,沒有任何進步; 真的沒有開香檳的理由! 事實的真相是,今年東海比去年少招150人註一。 所以缺額應該是153人才是。 如果你知道,DDS今年捐出1500萬製作TPR註二 (Tunghai Promote) 廣告,在考生填寫志願前大作「AI東海」廣告註三,你就應該對學校的實質招生能力再打一個折扣。 Tunghai Promote到底發揮多大效用沒人知道,但從前年 (有做TPR) 與去年 (沒做TPR) 的招生結果可以臆測一下。 前年近滿招,但去年少了649人 (見下圖),是不是可以推斷TPR發揮了649人次的效果? 如果 (純假設) TPR今年也能帶來了相同的助力,那麼沒有TPR的話,我們今年的招生人數 (理論上) 會再減少649人,那缺額就會再上升到802人 (649+153) 了。 這種推論可能不是東海人所贊同的,但很可能是個必須注視的真相。

 

  我們儘管可以關起門來辯論到底TPR帶來多少招生效益,(我們也很肯定今年各院系付出的努力)但少子化這個事實不容爭辯! 近年來大學院校的人數因少子化趨勢逐年下降。 例如大一新生人數從101學年度的27.78萬人下降至111學年度的20.15萬人,共減少7.63萬人。 預計這種下降趨勢將持續,到127學年度時大一新生人數可能僅剩下14.74萬人。 少了5.41萬人 (等於降了百分之27),屆時私校能分到多少新生,東海又能招到多少人? 東海面臨的招生挑戰比你我想像的都大,不是TPR可以解決的,當今之計就是展現學校的特色註四,提升競爭力註五,以搶入前段班!

 

 

答案就在AI

 

  自從2018年底以來,DDS就帶領東海開AI教育之先河,打響學界之第一槍。 五年來AI的進步已到另一個層次~能夠「彙整合成知識」,生成式AI可以創作詩詞及藝術品、診斷疾病、撰寫報告及電腦代碼,AI已為人類的生活和工作帶來重大改變。 但同時也會對教育及工作帶來巨大衝擊。 社會新鮮人同時面臨機器與人同時的競爭,其焦慮自不可言喻。 就像上世紀的大學畢業生不懂英文找不到事一樣,本世紀的大學畢業生不懂AI也會找不到工作。 這是作為一個高等教育機構的我們面對的挑戰與責任。 我們應該把握時代的契機,全力深耕AI; 對內推廣校內AI教育,對外增加與產業合作,打造出「有目共睹」的業績,才能讓東海脫穎而出!

 

  明年的TPR要端出牛肉,不再只是口號!

 

 

註一:東海2022學年招生名額3,205名(含擴充名額49名),2023學年招生名額3,034名(含擴充名額28名),扣除擴充名額,兩者相減,今年少招150名。參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註二:參見社論《TPR》 (2020年5月)

 

註三:「AI東海」廣告影片-「未來 已經在東海-東海大學 遇見未來

 

註四:參見社論《牛肉在哪?( Where is the beef?)》 (2022年9月)

 

註五:參見社論《競爭 (Competition)》 (2022年12月)

 

 


 

Editor’s Note 編者小語

 

  1. 當產業爭相探索生成式AI的應用之道,AI中心「從ChatGPT開始的全新一步 — 櫻花合作案」。 

 

  1. 第二屆光點實驗班開班了,將啟動一個「真實場域的探索與實驗」的學習新模式。 

 

  1.  中國大陸房市崩盤,可能會帶來什麼影響? 請看本期的共享文章:「資產負債表衰退」。 

 

  1. 一般投資者,習慣性或直覺的,容易投資於自家附近的資產,但這樣是最佳選擇的嗎? 請看Charles怎麼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