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8月14日DDS與東海大學簽署「AI合作框架協議」後,在「彎道超車」的目標上,執行小組旋即確認「教育轉化」、「產業提升」、「Tunghai Promote」三大方向,據此啟動院系計畫,9月24日、10月21日兩階段複審完成,繼由各計畫自行擬定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後,11月26日9項院系計畫正式啟動。
  2019年8月14日DDS與東海大學簽署「AI合作框架協議」後,在「彎道超車」的目標上,執行小組旋即確認「教育轉化」、「產業提升」、「Tunghai Promote」三大方向,據此啟動院系計畫,9月24日、10月21日兩階段複審完成,繼由各計畫自行擬定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後,11月26日9項院系計畫正式啟動。 
 參與院系計畫的教師群必須在準備時程急促、會計開帳作業遲緩等不利因素下,以新思維開創新領域,這是一個艱鉅的起步。  實際上,等到會計開帳,多項計畫真正啟動的時間已落到12月中下旬了,緊接寒假,能做的事確實有限。  但為能「彎道超車」,許多教師仍加足馬力。
  參與院系計畫的教師群必須在準備時程急促、會計開帳作業遲緩等不利因素下,以新思維開創新領域,這是一個艱鉅的起步。  實際上,等到會計開帳,多項計畫真正啟動的時間已落到12月中下旬了,緊接寒假,能做的事確實有限。  但為能「彎道超車」,許多教師仍加足馬力。 
 為了解各計畫推動狀況、不同需求,並增加各計畫的跨域交流,以作為下年度計畫開展的基礎,AI中心於2月底通知各計畫依OKR準備成果分享會。  雖然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延後開學,各計畫仍全力支持,顯見確實已做好準備。
  為了解各計畫推動狀況、不同需求,並增加各計畫的跨域交流,以作為下年度計畫開展的基礎,AI中心於2月底通知各計畫依OKR準備成果分享會。  雖然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延後開學,各計畫仍全力支持,顯見確實已做好準備。 
3月6日9+1院系計畫(加上配合的全校性AI課程與基礎建設)成果分享正式召開,每週兩次,3月20日完成全部計畫的成果分享。 5天10場,參與教師共計118人次。
| 日期 | 時間 | 單位 | 主題 | 
| 3/6(五) | 12:00-13:00 | 外文系 | AI and Computation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Development Project | 
| 13:00-14:00 | 理學院 | AI智慧醫療火箭 | |
| 3/11(三) | 12:00-13:00 | 統計系 | 東海Data+計畫 | 
| 13:00-14:00 | 資工系 | 成為東海in-house AI 團隊 | |
| 3/13(五) | 12:00-13:00 | 工學院 | 智慧永續循環經濟:人工智慧+永續環境+產業發展 | 
| 13:00-14:00 | 法律學院 | 人工智慧LAWTECH | |
| 3/18(三) | 12:00-13:00 | 農學院 | 智慧化農牧產業鏈人才培育計畫 | 
| 13:00-14:00 | 數創學程 | 全校性AI課程與智慧校園基礎建設 | |
| 13:00-14:00 | 電算中心 | ||
| 3/20(五) | 12:00-13:00 | 管理學院 | 智慧行銷跨領域學程推動與東海管理教育轉型 | 
| 13:00-14:00 | 創藝學院 | 環境智能設計產學共創計畫 | 
「教育轉化」的課程開設是各計畫最顯著的成果,大多能於108-2學期開始,或者已經規劃完整內容,將於109-1學期展開。
 當各計畫奮起之際,透過成果分享會,清楚凸顯幾項積陳已久的三大問題。 第一、人事、會計的制度僵化,幾乎是所有計畫最大的痛。  第二、校方和院系之間的資訊不暢通,特別是電算中心的基礎建設與計畫教師的期待存有許多落差。  第三、欠缺引進產學、衍生企業的友善環境。  凡此皆讓有心投入的教師望而卻步,不敢冒進。
  當各計畫奮起之際,透過成果分享會,清楚凸顯幾項積陳已久的三大問題。 第一、人事、會計的制度僵化,幾乎是所有計畫最大的痛。  第二、校方和院系之間的資訊不暢通,特別是電算中心的基礎建設與計畫教師的期待存有許多落差。  第三、欠缺引進產學、衍生企業的友善環境。  凡此皆讓有心投入的教師望而卻步,不敢冒進。 
就計畫本身來說,有的計畫展現了發展成為全校性計畫的潛力;相對的,有的計畫則視舊有計畫為成果。 此外,針對不同計畫,AI中心了解需求後,主動提出多元的支持管道,例如,理學院的計畫能與中榮嘗試產生更多的合作可能。 同時,各計畫間形成跨域的對話,例如,創藝學院的下年度計畫邀請工學院投入,也希望管院參與。 甚至,加強認識了校方的資源,例如,電算中心的基礎設施,或者招生策略中心可作為各院系向高中端招生的窗口等等。
總體來說,成果分享會帶來了正面的意義:掌握問題、釐清方向、分享資源。
● 讀後留言使用指南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