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s 調研報告

2022大學院成果展

一月 1 , 2023  

順應衝擊的回應

  六年前,2016年校慶前,DDS「社論」發表5期的專題「真相系列」:「一個小故事」(英文程度)、「教會? 學校」、「僵化」、「少子化」、「Also Run」,直面討論東海當前的根本問題。註一  同一個時間點,陳良基說:「教育的海嘯不是少子化,是機器人,是數位科技」,「未來是兩方衝撞與整合的結果」,因此「所有產業及體制,都會被顛覆、都會被改變」,「體制的顛覆,特別是學習系統會改變」。註二  當教育的環境結構出現巨變,東海的內部問題清楚浮現,然後呢?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2017年初,鄭理事長拜會王校長,決定支持以「學院」為主體的「專業/跨域」發展方向,經過半年的密集討論,「大學院」列入「高教深耕」子計畫,這是「結構性的改革;是順應少子化,及面對數位科技衝擊的具體回應」。註三

 

  初始,「大學院」希企以「社會需求」為目標導向,以「跨域」帶出「專業(大二下至大四)復宏通(大一上至大二上)」的東海特色。 中英文、通識,甚至勞作,乃至宿舍學習共構一個「宏通」學習環境,然後各系清理「專業」課程,且願意讓出/承認學分予學生依據「社會需求」自由跨域選課,並以「專業/跨域」完成「創意與實務」畢業專題,成為終身學習的基礎。 

 

  但欠缺Top down的強力且有效的支持,即使院系主管積極周旋,清理專業課程始終是一個難以攻克的高牆壁壘。 因此,「大學院」僅能落實於中英文與通識課程的創新設計,註四 並在大二上舉辦競賽型「成果展」,選在期中,而非期末,因「成果」是學習的過程,而非結束,在自己與他組的成果表現中,審視學習成效,也開始規劃下一階段的學習。 「大學院」設計了一組問卷,內涵學習的意義,讓學生於期末時填寫;註五 今年經會議討論後,特別增列聯合國SDGs的17項指標,讓學生自評成果與其相關者,自覺每一個問題的背後都是「永續」的問題,「我」正與世界接軌中。 

 

 

看見星辰大海

 

  四年前,2019年成果展,18組參與,僅1組以全英語報告;去年,2021年已有半數組別英語(全英、中英)報告,今年,2022年12月3日,共14組於人文大樓教室與川堂舉行發表會與成果展示,註六 僅2組中文、1組中英文發表,其餘各組皆以全英語報告。 

  「蟲蟲微機」,因宿舍同學被無名昆蟲叮咬,深受其擾,決定找出兇手,進而踏察校園常見的「無名」昆蟲,從發表影片、上台報告、現場展示、海報設計,清晰縝密,完整連貫,堪稱四屆成果展最佳整體表現。 

 

  解鈴容(英)、乃俊廷(中)兩位兼任老師為成果展不動主持人,對白精心設計,台風穩健從容,深獲一致好評。 兩位指導學生在海報展示上,既有邀請名家講解梵谷「在亞爾的臥室」,引導學生檢視自己的一天,畫出自己的臥室,更遠赴松鶴部落,體驗部落文化。 從自身的存在到跨域的語境,「我就更想看到學生們的眼睛看見的是星辰大海,而不只是放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童元方語)

 

  國貿系主任國貿系謝俊魁參與全天活動,聚精會神於每一組各項表現,甚至勤做筆記,當眾人稱許他的認真時,他說:「這就是我們希望看見東海學生該有的表現! 這就是東海的一大特色!」

 

  當Covid-19疫情最嚴峻的時候,黃皇男執行長(理學院院長)、阮美慧副執行長與幾位老師,透過精準的投影片與親自解說進行網路宣傳,吸引了這批學生,他們在或鬆或緊的防疫政策下,實體、網路教學,一次領受。 黃執行長驕傲的說:「誰說疫情、網路宣傳、教學會讓學習品質下降? 這一屆比上一屆還棒!」

 

  楊定亞教務長細數「大學院」草創的艱辛,回頭望去,「我從不後悔,其實我也被改變了,即使到今天,我仍深受感動。」

 

  一屆比一屆還棒,感動迄今。 這是學習成果的真正意義與價值。

 

 

因對教育的期待

 

  「大學院」在「學生惟念」的宗旨下,強調「改變學生必須先改變老師」,「改變老師」背後的問題是校方的支撐體系,也就是結構性問題。 

 

  五年來,經歷工工系、博雅書院、管院在不同時其的加入,大學院大一參與人數超過100人(172、218、132),Covid-19影響,網路招生,83人,這批就是2022成果展的學生;但疫情不是主因,今年大一招生只有79人。 為什麼? 一來管院因教育部「雙語計畫」註七 故政策性退出;二來理工學院只能收1班,因為英語中心無法支援師資。 

 

  長期以來,大一中、英文各自教學,確有成效,但欠缺與專業院系溝通,始終難以有效成為專業/跨域學習的基礎。 當「大學院」以「溝通/Connect」為核心,在與專業院系溝通後,透過六大主題(家、史、賞、遊、自然、跨域)與「聽說讀寫」連結了中英文老師,各選教材、共時授課;老師不再各自為是,而必須砥礪學習,溝通成長。 

 

  無論大學院或雙語計畫都衝擊了舊有的大一語文教學模式,改變的關鍵是老師,老師改變的關鍵是Top down的支撐體系。 

 

  「大學院」只有一位專任教師,由中文系、英語中心、通識中心的兼任老師自願投入;有限的時薪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因此幫助教師的支撐體系必須鬆綁。 因為強調中英文的「溝通」,且注重有用於院系專業,所以需要相關單位與院系高度的協調。 因為「跨域」,所以需要院系課程清理、跨域授課時段的彈性。 

 

  所謂的「結構性問題」,說穿了,至少兩件事,「優化課程」、「鬆綁制度」。 

 

  「大學院」初始「專業復宏通」的理想,在「AI計畫」的推動下,有了突破性的質變。 AI計畫以三年時間著重於「產業+」,釐清產業需求與東海能量後,第三年落實「教育轉化」的策略目標,推動「光點計畫」,以「出口別」為導向,「數位‧跨域‧博雅」為主軸,建立「智慧製造」、「韌性設計」、「淨零碳排」三個實驗班,註八 有機會建立一個創新的「學習者」(學生、老師、業界)教育典範。 然而,創新體制需要與時俱進的調整,支撐體系的彈性是必要條件,也就是說,解決結構性問題迫在眉睫。註九

 

  如何順應時代衝擊? 從「大學院」到「光點實驗班」是一個具體回應:明確目標,清楚方向,建立範式。 然而,五年的改變之後,能否走的遠? 走的深廣? 因為教育,我們對未來仍抱持著深深期待。 

 

註一:參見2016年6月至10月「社論」。 

 

註二:「教育部政務次長陳良基:教育的海嘯不是少子化,而是機器人」,《今週刊》,2016.09。 

 

註三:參見,「2019大學院成果展」、「大學院制」。

 

註四:參見,「童元方談「語文與溝通」的概念」、「正義與憐憫:美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的意義」。 

 

註五:在「整體層面」的「課程的設計是否能讓您提升整合過去所學知識的能力」問題主軸上,問卷包括:

英文:語文與溝通

1  Speak and write English clearly.

2  Understand English culturally in addition to language skills and proficiency       .

3  Act and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in a given English environment.

4  Able to deal with a project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5  Communicate with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speaking communities.

 

中文:語文與溝通

1  增進個人中英文聽說讀寫的能力。 

2  各個主題單元可開拓不同的視野。 

3  能夠使用語言與系上的專業結合。 

4  加強對東西方文化的理解與認識。 

5  成果展提供團隊合作與跨域學習。 

 

通識課程

1  開拓專業知識以外的眼界。 

2  對自我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3  增廣面對環境的見聞與思索。 

4  開啟專業與跨域對話的嘗試。 

5  認知到時間安排在學習歷程的重要性。 

 

註六:參見,「2022大學院成果展宣傳影片」、「東海大學創中英跨域、共時教學大學院 學生展現豐沛成果」。 

 

註七:教育部「雙語計畫」(2021-2030)以「強化學生英語力,推動全英語授課(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EMI),整體提升高教國際競爭力」為願景,並分「重點培育計畫」(分學校型及學院型兩類)及「普及提升計畫」兩大主軸,東海管院獲選為「重點培育學院」。 

 

註八:參見,「光點實驗班定調會議」、「光點計畫:智慧製造班」。

 

註九:2022年7月18日,張嘉修副校長邀請劉正、楊定亞教務長、林惠真研發長與光點計畫委員會召開會議,討論光點實驗班相關行政問題,獲得高度正面的回應,也凸顯了結構性問題的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