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社論

價值 (Value)

一月 1 , 2023  

  前文 (競爭) 曾提過生意的本質是競爭。 今天想談的是企業存在的意義為何?

 

  古典經濟學說生產的三大要素為土地、資本和勞工 (後來則加上企業家精神註一,Entrepreneurship)。 現在經濟學,不認為土地真有那麼重要,而以技術取代之。 無論如何,要生產則離不開人; 把人組織起來,透過某一種活動而產出個人所無法達成的收穫~不論是商品或服務。 所以我們可以有理由說,企業存在的意義是創造價值。 換句話說,不能創造價值的企業是沒有存活的理由的; 這話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更為真實。

 

  企業為創造價值而存在,這句話不論在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或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中都成立; 生產仍需土地、勞工和資本 (國家或私人)。 一般咸認,兩種經濟體存在的差異是在於分配:計劃經濟中人人同獎,而市場經濟則視績效分工。 事實上,另一個差異是在於競爭。 計劃經濟下,任何企業都屬國營,不管效率多差都不會被淘汰; 而市場經濟下則優勝劣敗,沒有效率就被淘汰。 長期下來,計劃經濟體不但產出效率低,品質低,成本也差。 (這其實就是八十年代中國大陸要改革開放,實施市場經濟的主因)。 未經市場洗禮還只是原因之一,背後的結構性差異仍在於企業家精神,國營企業最常被詬病的就是缺乏效率和沒有創造力 — 兩者皆是企業家精神所帶來的溢價 (Premium)。 沒有企業家精神就不會有這個Premium,也就不會競爭過同業,也就難以存活。 講到這裡,還是要再次提到台積電的張忠謀、台塑集團的王永慶和蘋果的賈伯斯; 沒有他們三位,這些企業能如此卓越嗎?

 

  因此我要爭取的結論就是:企業存在的意義,不只在於價值的創造,而是上述溢價的創造。 你到底創造了什麼額外的價值? 你的ROE (股東權益回報率) 高於同業多少?!  你的市場份額在增加,還是減少?!

 

  回到東海這個企業上,我們所要問的也是類似的問題。 我們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應該是排名的進退),是升或降呢? 我們的市場佔有率 (應該反映在招生的人數上),是增或減呢? 比起同業 (就以同為私立大學而論) 我們有沒有Premium (溢價) 呢?

 

  除了企業家精神外,私營企業與國營企業另一個差異是文化上的。 私人企業很在乎的是客人 (對產品或服務) 的滿意度 (Customer satisfaction),而計劃經濟下的國營企業則完全不Care註二,所以就有了客戶體驗 (Customer experience) 一詞的誕生。 如何增益客戶體驗成了當今企業經營管理上的聚焦。 企業知道客人有各種選擇,所以莫不卯足全力希望增加客人的忠誠度,以留住客人。 任何行銷上的把戲 (如航空公司的里程點數等),都比不上客人對你的服務或商品的滿意度!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西爾斯 (Sears) 百貨打出的口號:「包君滿意,否則退費。」註三 是當時最前衛的行銷手法,卻是代表企業如何珍視客戶, (與當時東方世界的「貨既出門概不退」形成極大的反差),現在已成美國零售業奉行的圭臬。 

 

  東海的畢業生對在此這四年的滿意度如何呢? 他們的體驗又如何? 願不願意推薦他們的弟妹也來東海就讀呢? 如果我們自己教職員的子女們也不願意進入東海,我們的價值在哪裡? 溢價呢?

 

  如此競爭的環境中,能不能提供溢價是我們的生存之道! 如果我們同意企業家精神是創造Premium的出處,那我們的企業家精神在哪?

 

 

學生惟念

 

  做為一個教育機構,我們不能標榜「包君滿意,否則退費」,但我們絕對要有這種認知和精神。 現在的學生已有多種選擇,在僧多粥少情況下他們可以輕易地轉學或乾脆輟學轉入職場; 換句話說大學之門不但容易進而且也容易出 — 十足的買家市場。 除了來者不拒外,我們要改變心態,想方設法讓每一位學生滿意 — 不論在生活上或求學求知上。 這就需要全校教職員以學生惟念註四,時時想到學生,處處為學生著想,讓每一位在學者能有最佳的體驗; 對東海而言這會是一個文化 (價值觀念) 的大改造,行之不易,但不行之可就沒有明天了!

 

 

註一:企業家精神:為一個或一群人在不受現有資源的限制下,有組織的設法尋求創造價值的機會,並藉由創新,差異化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企業家勇於改變,擁有遠大的抱負與理想,並有能力將其付諸實現。 

 

註二:改革開放初期,大陸國營商店的店員看到客人進門居然會躲到一角,或假裝不見 (讓你去找其他店員); 充分反映在吃大鍋飯的心態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註三:Sears有名的口號,原文:Satisfaction Guaranteed or Your Money Back.

 

註四:學會有兩篇社論深入討論學生惟念論述,請見2017年11月的Student Obsession (學生惟念)及2018年2月的學生惟念 (二)。 

 

 

 


 

Editor’s Note 編者小語

 

  1. 2022大學院成果展」呈現累積4屆的具體成果,也凸顯了結構性問題。

 

  1. DDS與東海再度攜手TPR,共同簽署「理解備忘錄」。

 

  1. 巴菲特抄底台機電,給台股一份驚喜和震撼。 到底股神是怎麼想的呢?

 

  1. A I 又有了新的進展..  Charles特此介紹一段他與剛問世的 Open A I GPT 的對談,讓你親身見證它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