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社論

22K

五月 1 , 2019  

  兩萬兩千元新台幣指的是大學畢業生初入社會的起始月薪。 這個數字是當時 (應該是十幾年前) 政府給服替代役的大學生訂下的月薪,卻也成為當時初入社會大學生的起薪參考。 之後這個標準一直沒變,也引來社會大眾的批評,怪政府壓低了起薪。

 

  台灣大學畢業生薪水偏低一直是個大家關注的問題。 對其成因眾說紛紜而難有共識。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起薪停留在22K並非政府造成的; 那是市場供需決定的結果。

 

  薪資成長跟不上經濟成長似乎是已開發世界共有的現象,根據OECD*註1 最近報告,已開發國家的中產階級*註2,由於所得成長的停滯,30年來的佔比已由64% (1980) 縮小到61%; 美國更下降至51%。 全球化 (貿易、投資和技術移轉) 將工作帶到了低工資或市場所在國 — 中國是最大的受惠國。 科技的進步 (工廠和辦公室的自動化) 則是另一個白領工作流失的成因。 在這兩大衝擊下台灣都算是受害者; 如此是不是就可以把低工資全然算在這兩個因素上呢? 其實台灣的失業率過去十幾年來一直維持在3%左右,是個相當低的數字,那為什麼工資無法成長呢? 如果低失業率不變,但工資不漲,是否表示流失的是高薪的工作而新創的就業機會是低所得的? 如服務業中的零售和餐飲? 為什麼現在的畢業生大都去7-11上班或幫DHL送件,而只有少數能進台積電或聯發科 (碩士生年薪可上百萬) 呢? 是聯發科的工作機會少了還是因為大部分的人進不了聯發科? 那就是質 (工作能力) 的問題,而不是量 (工作多少) 的問題。

 

  同屬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香港和韓國的薪資成長都比台灣快,又說明了什麼? 新、港、韓也同樣受到中國大陸崛起的衝擊,但相對台灣,他們所得*註3超前又代表什麼? 影響工資除了demand和supply以外,另一個因素就是productivity (生產力); 從這個角度看,就不難理解台灣低工資的成因。 過去二十年來台灣服務業人工的productivity一直殿後*註4。 低工資但低生產力,所隱含的是高成本,和隱藏性失業*註5 ,也反映了競爭力的低下。 對跨國企業來說,22K的月薪可能代表的是33K的成本,所以也沒有那麼吸引人。

 

  但低生產力的背後因素又是什麼? 其實就是從業人員,也就是學生平均素質低落; 是教育的失敗! 教改*註6以來,政府廣設公私立大學 (總數比英國還多),結果是招生錄取分數一再往下降 — 18分就可以考上大學,但畢業人數卻從25萬一年跳升到116萬人。 結果濫竽充數,四年大學培育出來的畢業生可能一個大字 (指英文字) 不識*註7,這樣的學生一個月要22K也高了。 這就是寬鬆教育誤國誤民的結果。 真的,錯誤的政策比貪汙還可怕 — 幾十倍!

 

  22K是教育部之罪,而非國防部之過!

 


 

註1: OECD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是全球35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根據2017年世界銀行公佈人均國民總收入 (GNI) ,OECD35國中排名第一名為瑞士80,560美元,最後一名為墨西哥8,610美元。 台灣為24,000美元。

 

註2: 中產階級

OECD對中等所得階層的定義是以一國的所得中位數為基準,所得介於中位數的75%到200%之間者屬之。

 

註3: 2017年亞洲四小龍GNI

新加坡54,530美元 > 香港46,310美元 > 韓國28,380美元 > 台灣24,000美元。

 

註4: 根據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國際貨幣基金) 公佈亞洲四小龍經濟成長率 (2011~2018) 排名為: 新加坡3.87% > 香港3.02% > 南韓2.96% > 台灣2.51%。 服務業人工的生產力 (2010年) 香港、新加坡位居一、二,台灣第三。

 

註5: 隱藏性失業

由於生產力低落,一個人的工作需由1.5人來做 (舉例)。 表面上 (大家有工作) 失業率低,但實質上是分散工作機會,平均收入降低。 一條街上開了許多家麵店,也是種隱藏性失業 — 導致過多人從事同質低薪工作。

 

註6: 教改

1994年410教改大遊行,“廣設大學”設為四大目標之一; 1997年開放專科、學院改制,

大學數量開始爆增; 從50所激增至147所,大學畢業生由25萬增加至116萬,幾乎是「人人念大學」。

 

註7: 一個大字 (英文字) 不識

請見2016年6月DDS社論 [真象系列1] 一個小故事

 

 


 

Editor’s Note 編者小語

 

  1. 本期訪談國際奧會委員吳經國學長,暢談運動是一種人權,台灣的「正名」公投是政治目的,欠缺國際事務的認知。 請看「奧林匹克精神」。

 

  1. 太陽依舊昇起 (The Sun Also Rises) 是海明威成名之作,探討什麼是真愛?!

 

  1. 本期續刊陳祥文 (12屆化學) 對少子化問題的探討和建議

 

  1. 陳家榮 (12屆化學) 這裡提出一個問號: 這樣算是迷信嗎? 我的回答是正面的: 不算迷信; 因為風水確有其事。 我搬過幾次房子也有類似經歷,不得不信也!

 

  1. 除了闡述複利的驚人力量外,Charles告訴你一個看似較低的穩定回報如何打敗看似高收益但也高波動的投資! 算一算就知道?!

 

  1. 外文3A 張哲瑜透過大學入門反思活動,探討當自己人生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有衝突時該如何面對? 請看本期「學子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