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olumn 讀者投書

「Why Vietnam?」分享

二月 1 , 2021  

[大圖圖說]:作者攝於南西貢

作者:王紳瀚(東海52屆,國貿系)
原文連結:Why Vietnam?

 

 

 

 

 

國界拿掉,地球只有天然的屏障。

國籍拿掉,人人都是平等的個體。

語言拿掉,開啟人最誠摯的溝通。

文化,它扮演著與世界交流的窗口。

 

 

  自歷史記載以來,人類沒停止過遷徙。 每個時空背景下,遷徙背後總有個動機,戰爭、求學、工作、聯姻。我們這世代的「台灣人」,又是因為什麼原因選擇遷徙呢?

 

  走過已開發的愛爾蘭、開發中中期的中國、開發中初期的越南,回顧過往的工作經驗,讓我不禁思考,何處為「根」抑或是 到處為「根」。 我們在異鄉,該怎麼「定位」自己?

 

 

【模糊的國界】都柏林, 愛爾蘭

 

  遙想起辦公室同時交雜著不同腔調及語言,愛爾蘭方言,愛爾蘭腔英文、義大利文、哦爸腔英文、紳士英國腔、烏克蘭腔英文、烏干達腔英文、中東腔英文。 在這,「國界」的概念是模糊的。 同時,讓我感受到文化差異的魅力。

 

  跨文化溝通最有趣的是,觀察不同國籍的人對一件事情的解讀與反應,藉由不同的回答方式來看出不同文化的思考邏輯,不同語言間文法的排列往往也影響了思考及做事的邏輯。 舉例:德語、日語,兩個非常重視動詞變化及擺放位置的語言,他們的思考方式往往偏向邏輯性,行為也往往一板一眼。中文、英文,蘊藏著較多曖昧的空間,迂迴的表達方式,也造就跳躍型的思考邏輯及豐富的行為表現。

 

  「我們」的思考邏輯似乎是介於這兩者間的交界,自然的,我們容易成為這兩者間的潤滑劑,搭起溝通的橋樑,幹起整合的工作。某種程度上,我們就像是亞洲的猶太人,總在夾縫中尋找一絲生存的機會。

 

 

【同文非同種,國籍真的那麼重要嗎?】嘉興, 中國

 

  在紅船的發源地-嘉興,它是在共產黨歷史上極具意義的一塊土地,然而因為它的政治意義,讓許多政客僅把它當作一塊跳板,任內不會有太多的重大建設。 正因如此,嘉興在中國城市發展的浪潮中,還保有它原本的風貌。

 

  在嘉興或者中國任一個省份,每個人都是外來的異客,我也不例外,說穿了,大家都是為了追求的理想、生活而選擇遷徙到異鄉打拼。所謂的異鄉也只是基於個人因素、區位優勢、政治考量、商業考量、文化匯集等等篩選條件下的選擇。 若把中國的省界看做歐洲的國界,每個人都是異國的騷客,政治操弄著同文同種的前提,硬是將這些人概括成單一人種。 其實,在1:2000的地圖上台灣與中國也只不過隔了幾公分的海峽。

 

 

【最誠摯的溝通】西貢, 越南

 

  在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的循環下,東南亞成為這個世代的燙手山芋,其中又以越南為近10年的發展重點。 引古鑑今,國家從基礎建設、工業化、教育、商業化..等發展軌跡中,不難發現越南正處於透過大量基礎建設、工業化來吸引外資、技術、人才投入的階段。 不同於過往的開發模式,現代國家的開發週期因為知識普及化及高科技大幅度縮短,原本20年的發展規模,可能縮短為10年甚至更短。

 

  在法國人統治近百年的東方巴黎-西貢,漫步在街道上,頓時有種在歐洲的錯覺,然而,在這失去了語言的優勢,沒有英文及中文,最直接的就是眼神和肢體語言的溝通。 有趣的是,有些越南語發音跟中文、台語很相似,時不時又能猜出個所以然,在這樣你丟我撿的模式下,開啟了彼此最誠摯的溝通。

 

 

  受一位前輩的影響,他是一個花費20多年研究越南歷史的企業家、收藏家、也是提倡家。他提到,越南最根深蒂固的觀念「平衡」在生活的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這樣的體現。 大家都知道越戰時越南中部Quam Nam、Quam Chi是主要的戰場,以其為中線的地理、人文、氣候是天壤之別。時至今日,越南將Da Nang (峴港)定義為中部的直轄市,其戰略與政治上的意義正是平衡南北落差的主要象徵。

 

 

  未來若要在越南發展需先以其主要交通要塞(峴港)為參考點,根據當年的在峴港所頒布發展方向及政策法令來做全面的分析,其交通樞紐一但打通相應的物流、商業、人流也就逐步發展起來,切入的業種業態我覺得可以向台商在中國發展的失敗經驗為借鏡,主從角色需明變清楚,在別人的土地上我們需要投以該有的尊重,以謙虛開放的姿態展開彼此的合作。

 

 

【抹不掉的文化】與世界溝通的窗口

 

  「我們」該在這片土地上該扮演什麼角色?有了國界,所以有了地域性; 有了國籍,所以有了種族意識; 有了語言,人們得以溝通交流。 倘若,我們把這些因素都拿掉,我們還剩什麼?

 

  「文化」是一種綜合視覺、味覺、聽覺、觸覺、嗅覺的感官意識。同時,「文化」也是一種印象,連結時尚、語言、食物、行為、價值觀。 以味覺為例,想到德國,就想到德國啤酒、德國豬腳; 想到英國,就想到Fish and chips。 當然,這會因個人的生活經驗、成長背景、認知、習慣而有差異。 文化之所以迷人,在於人類對它產生物質及精神上的興趣,在不同的需求基礎上,人們自然而然地對它提取自己所需的養分,延續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的動機。

 

  反問自己,何處為「根」抑或是到處為「根」? 何不妨放開國界、國籍、語言的限制,從「文化」的角度著手,思考自己與異國的「文化」差異,找到彼此之間需求的連結,建立起與這個世界溝通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