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社論

LSTS 丁善理紀念中學

五月 1 , 2025  

  三月份的越南行,好友安排我去參觀胡志明市內的一所位於富美興開發區的中學,行前朋友沒有多說什麼,我還以為就是去看當地的一所外語學校 — 以外籍學生為主的英文中學。 這個學校的確有個英文名字,叫Lawrence S. Ting School (LSTS,中文叫丁善理紀念中學­)。 

 

  丁善理先生是早期台灣政府投資越南的代表,其所創設的富美興新都心開發計劃是當時越南最大的投資開發項目; LSTS是丁氏家族為紀念丁善理先生而創立的一所私立中學 (9年級到12年級),最特別之處它是一所專為越南當地人開辦的學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都是越籍,剩下些少外籍學生也都要會講越語。 因為這是一所專為培養新一代越南社會菁英和領導人的學校; 收費比當地一般外語學校低 (低出許多),又設置相當數量的獎學金以提供清寒學生入學的機會。 

 

  另一個特別之處是整個學校,從建築規劃、課程設計到管理都由台灣人負責。 第一任的總校長 (涵蓋初中部) 是前臺北市教育局長丁亞雯; 在大門口歡迎我的副總校長Alice (邱淑娟) 是前百齡高中校長; 現在的總校長陳偉泓,人剛好出差回台灣,則是前臺北建中校長。 如果你從這幾位校長的經歷來看,應該會期待看到一所你熟悉的臺灣高中的樣貌,但你錯了,當我進入到了LSTS時,映入我眼簾的是一所極現代化的建築:開放、明亮、活潑、流動和自由 (指空間); 我還以為我進入了一座現代美術館或是展覽中心。 當你看到三兩學生輕鬆從你身旁走過時,你又會覺得這像是一所美國的開放式校園的大學。 

 

  對於LSTS的進一步介紹,我就交給ChatGPT,請看以下幾段斜體文字:

 

 

Lawrence S. Ting(LSTS),越南語又稱“長亭天理”(Trường Đinh Thin Lý),是一所非營利性中學,位於越南胡志明市第七郡富美興市區。

 

 學術課程

LSTS提供6至12年級的教育,約有1,759名學生就讀,其中初中856名,高中903名。 雖然該校已被認可為國際學校 註一,但其主要教學語言仍為越南語,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授課。

 

校園與設施

學校創立於2008年,占地2公頃。 2022年,LSTS擴建了校園設施,增建了新建築,以容納不斷增長的學生群體。

 

學生生活方面:

  • 學風嚴謹,氛圍積極:學生需通過考試與面試才能錄取,大多數學生成績優秀且具備學習動力。
  • 社團與競賽豐富:提供科技、辯論、音樂、社區服務等社團,鼓勵參與國內外競賽。
  • 重視品格與社會責任:組織社會公益專案,強調誠信與公民責任。
  • 校園設施完善:配備實驗室、劇場、美術教室、運動場等,支持全面發展。
  • 身心健康支持:學校提供心理輔導與學術支持,幫助學生平衡學業與情緒。

 

教學方式方面:

  • 融合本地課程與全球視野:課程以國家標準為基礎,結合專案式學習、跨學科教學等現代方法。
  • 英語教學強化:部分科目以英語授課,提升語言能力。
  • 科技輔助教學:使用智慧教室和 Office 365 等工具進行數位化學習。
  • 強調思維能力而非死記硬背:注重批判性思考、解決問題能力和真實世界的任務驅動。

 

2010 年,LSTS 被微軟評為越南首所“微軟創新學校”(將科技融入其教育專案中),展示其在教學科技上的領先地位。

 

入學競爭激烈,學生普遍自律、勤奮,學校注重品格與領導力的培養。

 

 

  而就我的觀察,這所奇異中學有幾個奇異點:

 

A、除了政府規定的必修課程和一般常見的選修科目外,以下列四個課程為校訂核心必修,修習的學分時數遠遠超過部定課程

  •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為6-12年級,分為必修主題和必中有選的主題,提供學生從基礎到進階的資訊科技技能。 
  • 英文:6-12年級,分級教學,每周有8節課,提供學術導向的英文學習課程。
  • 科學研究:6-11年級,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研究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閱讀與表達:6-12年級,除了跟語言科 (越文和英文) 結合,培養學生公開演講和辯論之外,還於9年級加上戲劇必修課程。

 

B、Adaptive Learning (自適應學習)

在LSTS以培養學生成為Doers,Thinkers & Leaders的課程發展系統中, 共有三個層次項目,Cornerstone, Keystone以及Capstone,其中Keystone Program代表其在個性化學習方面的探索:

  • 個性化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節奏與風格調整教學內容。
  • 與核心課程融合:與 Capstone 和 Cornerstone 專案共同推動學生知識、技能與人格的發展。
  • 教師專業培訓:為教師提供培訓,提升其個性化教學的能力。
  • 強調21世紀能力:例如批判性思維、自主學習與技術應用能力。

 

C、House-Family System (家族共學制度),打破傳統單一年級班級制,將全校學生分成4個書院 (House)~每個書院有8個家族 (Family),每家則有32個學生~分別為9年級到12年級學生組合。 雖然每個年級的學科學習仍設有學術班的機制,但在特定時間,每個家族導師會帶領跨年級學生共同學習,以大帶小相互照應; 培養團隊精神和領導統御能力,並有效拓寬縱向的社交圈子,和幫助個別適應性學習和全面發展。 內容細節請看註二。 

 

 

 

  優美的校園,前瞻性的教學法,被激發的學生,外加熱情的老師,這簡直就是個學習的烏托邦。 

 

  反思我們AI中心正在實驗的光點計畫 — 期望培養學生的三個C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 Collaboration)註三,好像已經在這裡得到具體實踐了,令人吃驚不已…

 

註一:

LSTS以提供相當於國際級的課程受到肯定,也因此優勢,於2023年起成為Council of International Schools (CIS) 的會員學校。

 

註二:

書院 (House)

  • 每個House約有8個Family。
  • House Day (一學期一次):由House內Family 合作舉辦主題學習活動。
  • 競賽與合作:
    • 運動、才藝、閱讀比賽:以Family或House混齡競賽進行。
    • 有些學科會舉辦以年級為單位的競賽:如10年級辯論比賽。 
    • 年度總結選出最佳書院。
    • 四個書院會聯合辦理活動:如Earth Week推廣永續與環保。
  • 空間:每個書院都有一個專屬的Learning Space,是House共同活動、展示歷史、榮耀、特色及提供學生自習的地方。 

家族 (Family)

  • 每日晨讀、午餐時間皆以Family進行。
  • 每週1節Family Meeting:檢視、反饋上一周的狀況,推動下一周的計畫
  • 每週1節Family Time:House和Family的凝聚時間,分享career + service learning的相關資訊
  • 空間:每位家族導師都有一間專屬的教室,作為晨讀、集會與自習地點。

 

註三:參閱社論《AI框架協議Ⅱ簽約儀式上致詞》(2023年12月)。

 

 


 

Editor’s Note 編者小語

 

  1.  總務長上任半年,如何回應「開源節流」的問題?請看本期專訪,「走進、留在東海」。 

 

  1.  臺南市經發局率隊來訪AI中心,「積極整備推動產業 AI 化能量」。

 

  1.  靠著川普在2018年展開的對中貿易戰 (Trump 1.0) 起家的越南,如今遭逢46%的美國對等關稅,該怎麼辦? 請看本期的「為什麼是越南 (5)」!  

 

  1.  川普的對外經貿政府帶來了一系列的不確定性,投資人如何自處? Charles告訴你什麼是「確定的不確定性 Certain Uncertain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