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s 調研報告
五月 1 , 2017
近10年「多元入學」中「個人申請」的比例逐年上升,已經成為大學入學的主要管道,其中的「學科能力測驗」 (簡稱「學測」)也就成為評估學校錄取標準的重要指標。最近兩個月,各大學即開始在「學測」的基礎上進行第一階段篩選,再依各校系的不同需求進行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 大學4年,我們很好奇,今年的大四準畢業生如何看待即將進入的小大一?在校園中,我們常聽到大四或研究生抱持一年不如一年的感慨,甚至有學生拿著當年的篩選標準和今年做比較,然後留下一聲輕嘆。 102學 […]
四月 1 , 2017
DDS秉「For a Better Tunghai」而成立,捐助校務發展之所需不遺餘力,其中更以設備經費為大宗,期盼有裨於師生教學與研究之提升。私立大學之設備無法與國立大學相比擬,這是不言可諭,但正因如此,我們更應審慎考量,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發揮最大的效益。 論設備,最顯著的標的就是共同貴重儀器中心,東海早於1989年設立,期能「於產業、學術之間,架構貴重儀器代測的服務平臺」。粗略的估算,近10年左右,添購設備經費超過9千萬元,如果估算無誤,學校專案、設備、配合款等應 […]
九月 1 , 2016
少子化的研究與減招機制 民國99年,2010年,臺灣各界終於正視「少子化」議題。監察院即鑑於「臺灣與日本雖同樣面臨少子女化趨勢,臺灣卻未有類似日本『少子化社會對策』之整合性計畫,政府雖提出若干零星的應變政策,一直未見整體性規劃的相關政策」乃以「因應少子女化衝擊,政府應有之措施與評估」為題作為年度專案調查報告。程海東校長亦曾以東海大學為例發表〈少子化時代大學校院的招生策略〉一文。行政院研考會於2012年委託《因應少子女化我國大專校院整併、轉型與退場機制之研究》,應當是最早也 […]
四月 1 , 2016
湯的上任 師生不滿的浪潮:以「綠之心」、「交通三法」為例 「不續任」與「借調」 湯的停職 陷入泥沼的惡鬥 我們心中無數的問號 「借調案」年表 湯的上任 2012年6月8日東海大學董事會完成新任校長遴選,由成功大學湯銘哲教授擔任第8任校長,任期3年,自2013年2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止。 依《私校法》41條規定「校長應專任,除擔任本校教課外,不得擔任校外專職」,大學校長任期通常是新學年度8月1日開始就任,但是前任程海東校長提前離職,為了銜接任期,新任校 […]
一月 1 , 2016
2007年9月17日東海整合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規劃的「創意設計暨藝術研究中心」與深具傳統的「熱帶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提出《創生雙星計畫》,向教育部申請「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俗稱「五年五百億」,2011年以後改名為「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雖未獲得通過,但開啟了東海提升研究能量與跨領域整合的契機。 2010年5月18日系所主管聯席會議上,「研究能量及產學合作之檢討與展望」納入議題之一,研發處整合校內跨領域研究共識,提出「綠色科學 […]
十月 20 , 2015
DDS「創會理念」明確宣示:「我們真正想替東海做的就是組建一個智庫 — 去思考及研究東海的未來。我們認為東海缺乏的是一個客觀的,專業的研究機構,對其面臨問題及未來發展作出系統性,科學性的評判和建言。」 DDS 思考及研究東海未來的第一步是啟動一次東海的 Strategic Review「自我評鑑」,透過調查與研究來理解,「經歷一甲子,無論是東海,或是台灣,乃至整個亞洲、世界的趨勢都出現極為巨大的變化,東海如何因應?當『變化』成為現在與未來的唯一特徵時,東海如何因應?這個問題不 […]
今年度撥款300萬元與校內合作推動TPR (Tunghai Promote),同時亦撥款1200萬供新極限進行TPR校外行銷 ,詳見「111年度TPR行銷東海」。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