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Ctr News
二月 1 , 2023
DDS與東海簽訂「理解備忘錄」後,張校長旋即成立工作小組,並親任組長,主持大局。 張嘉修副校長任副組長,楊定亞教務長、龍鳳娣學務長盤點院系與社團的成果,王迪彥主任負責招生,並以公關室黃兆璽主任為總窗口,在「真實呈現」的主調上,務實行動。 鄭理事長不僅藉「社論」,連續數期闡述強調「不怕競爭,只怕沒有競爭優勢;不怕沒有競爭優勢,只怕沒有策略」,的意義與重要性。 為使AI成為東海推動數位轉型的特色,特額外出資,經校方同意,交專業品牌行銷團隊,延續前兩年「AI […]
一月 1 , 2023
2022年9月DDS社論「牛肉在哪裡」開始,鄭理事長接連發表「策略」、「行銷」、「競爭」闡述TPR的重要性與意義,「不僅為招生,也為校內拉動改造,校外形塑特色而戰!」(「行銷」)為能取得校方共識,雙方各據備忘錄(MOU)反覆討論。 經過兩個月的溝通,鄭理事長與張校長接受「理解備忘錄」,校方即成立「工作小組」與DDS共同推動TPR,DDS允諾支付TPR相關費用,「雙方亦認知TPR之成敗係根植於AI計畫之後續發展,願意共同為AI之推廣繼續努力。 」2022年12月16日於第一 […]
十二月 1 , 2022
大渡山學會自2019年獲教育部水晶獎座,年年獲頒教育部金質獎。今年東海67周年校慶,由張校長代表教育部贈獎,獻辭: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要施予給那應得的人。(箴言3:27)。學校領受校友對學校的真情摯意與期望,必擔當起重責大任,不負所望。首先我們頒發教育部金質獎,獲獎的是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大渡山學會。 大渡山學會理事長為東海大學第12屆化工系校友鄭清和,他也是英業達創辦人,於去年榮獲本校榮譽博士學位。鄭理事長積極捐款,挹助母校長 […]
十一月 1 , 2022
建築系新聞稿 本校建築系由邱浩修老師所帶領的研究設計團隊,兩年前獲得本校東海大渡山學會AI中心校級計畫的資助,透過AIoT智慧物聯網科技來探索未來建築永續目標的「智能種子屋建置計畫」,其設計研發成果獲得今年2022年日本優良設計獎 (Good Design Award) 的殊榮! 日本Good Design Award為全球四大設計獎之一,素有「東方設計奧斯卡」獎的美譽,由公益財團法人「日本設計振興會」於1957年開始舉辦,是日本唯一對綜合類別的設計作品進行 […]
十月 1 , 2022 Video
費時一年,「科學少女」於9月17日正式上映。 由東海大學、臺灣師大、東吳大學、大渡山學會共同出品。 DDS在師大教授王銀國監製欠缺資金,幾乎決定停拍之際,不僅投入資金,更參與劇本的前期修正,並投入電影公司的規劃與運作,既確保電影順利完成,亦期望守住「臺灣第一部科普教育電影」的初衷。 9月17日「科學少女」正式上映,新北校友會姚靜樺會長自掏腰包主動包場,張校長親自出席,鄭理事長因故不克出席,特請楊明哲副理事長共襄盛舉。 鄭理事長更親錄影片 […]
九月 1 , 2022
光點計畫經過長期的討論與規劃,於7月11日召開「智慧製造」班啟動會議,確立開客、招生等相關事宜流程;次(12)日臨時網站上線,並召集助理會議,確認各項行動之推進與問題,招生活動正式起跑。 7月18日,張嘉修副校長針對推動過程呈現的行政問題,召開推動委員會議,前後任教務長劉正、楊定亞親自出席。 光點計畫作為「跨域」的具體落實,也直接衝撞了維持長久的教務結構,要在短時間之內立竿見影,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至少副校長、教務長、各委員都抱持積極的態度,給予高 […]
八月 1 , 2022
「LUX光點實驗班定調會議」於5月9日召開後,除了各班召集人持續協調參與院系的討論之外,公關室黃兆璽主任在堅持「好內容才有好新聞」的原則下,積極了解「光點計畫」的內容,並與AI中心展開密集討論。 最終決定以「智慧製造」先導,並接受《聯合報》專訪。 7月7日下午,聯合報記者林佩均來東海訪問校長,隨後到AI中心訪問羅主任,各約暢談一個小時。 林記者準備充分,問題精準,甚受肯定。 7月11日,《聯合報》以「東海培育AI人才 導入特斯拉敏捷式智慧製造課程」發佈 […]
七月 1 , 2022
2021年3月DDS因緣際會接觸到「科學少女」電影團隊,秉TPR之策略方向,更為推廣科普教育,不僅出資贊助,更投入電影公司的規劃與運作,讓這部電影得以順利如期拍攝。(參見「AI成為你我的一部份」) 作為臺灣首部針對青少年製作的科普教育電影,以AI為主軸,探討「科技智慧」和「親情人性」的衝突與包容,11月30日在東海路思義教堂殺青後,挺過Covid-19疫情,經半年後製,6月16日發佈正式新聞,預計9月16日全台各大戲院上映。 […]
六月 1 , 2022
2021年中,AI計畫開始萌動在「校級計畫」的引導下規劃「實驗班」,並於5月7日由校長主持會議進行初步討論。 但5月17日校方因Covid-19 疫情加劇,決定「線上教學」至學期結束,打亂原本的步調,卻也讓大家思考,「實驗班」的創新教學是否尚未具足能量?*註一 疫情給予眾人半年的時間,檢視過去,望向未來。 隨著「AI合作框架協議」約定的三年即將期滿,如何聚焦兩年的成果,為下一階段開展全新的方向? 「藉由『校級計畫』的成果拉動校內老師、學生的投入?」「以『 […]
五月 1 , 2022
繼2月9日張校長與張副校長拜訪DDS後,*註一 校長展現高度誠意,即請副校長協調再度拜會鄭理事長。原擬藉由春假期間,最後利用期中考時段,4月21日再度造訪DDS。 略作寒暄,校長旋即說明東海將在過去「四大永續」的基礎上,以「智慧永續」為主軸,特別是,東海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外部圍繞工業區,內部校園廣袤,在「智慧永續」已經搶佔先機。 因此,他已下令成立「永續辦公室」,由張副校長主導,以「碳中和園區」(Zero Zone)為場域,積極連結產官學界,落地東海周 […]
四月 1 , 2022
AI計畫的「企劃小組」由校長、理事長、AI中心主任及DDS代表組成,張校長新上任,如何順利掌握AI計畫的發展方向是一大課題。 執行小組特於2月25日會議中將「企劃小組交接」列為討論重點之一。 經過數次協調,3月10日正式舉行「企劃小組交接會議」,理事長親邀趙淑妙、李詩欽、孫智麗3位董事及英業達陳逸萍副總參與,4位貴賓皆欣然應邀,並請張副校長列席,他亦調整既定行程,全程參與。 理事長簡短開場後,羅文聰主任接棒報告。 羅主任從國家政策的需求開始,從「教 […]
三月 1 , 2022
2021年11月建築系、雲創學院與DDS-THU AI中心共同主辦「綠活建築—AIoT智慧永續生活創新工作坊」公告競賽訊息,啟動首次的AIoT課程訓練與創意設計競賽展開,期望帶領大專院校學生、高中生了解人工智慧領域知識,以競賽的形式,透過AWS AIoT雲端服務培訓、城鄉生活實驗室創意設計,激發學生對AI技術與生活、建築與自然融合的跨域興趣想像。 在台灣AWS、淮南寰宇(Why-Not)的協助下,結合建築系、雲創學院的師資的帶領,來自全國北中南共19位 […]
今年度撥款300萬元與校內合作推動TPR (Tunghai Promote),同時亦撥款1200萬供新極限進行TPR校外行銷 ,詳見「111年度TPR行銷東海」。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