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社論

大學教育的變與不變—從東海談起

五月 1 , 2017  

  又到了各大學甄試的時節,據說各大專院校校長們莫不「挫著等」! 在少子化、全球化和數位經濟的衝擊下,各家的錄取率 / 報到率又將如何?

 

  一時之間,各大學間如何「差異化」(differentiation) ;如何重新定位 (re-positioning) 的問題又再度成為熱門的話題。 一向以不變應萬變的東海再也躲不過上述兩個問題了,否則只好繼續沉淪 (排名往後) 或遭致淘汰。 舉個實例,東海今年個人申請 (學測) 的錄取標準,特別是文、理學院已經有明顯向「後標」滑落的趨勢了,也就是收到後段班的學生 (請看我們專文分析)。

 

  除了少子化*註一以外,社會的變遷也帶來極大的壓力: 未來的大學得不停回應社會的變動和需求。 所以再造 (re-engineering) 已成為當務之急,但如何改造呢? 首先要自問的是,到底要跟著他人去炒短線 — 如設置一些討好學生的熱門科系,或者趕流行去設立一些創意 / 創客中心,甚至於基於搶食教育部補助去迎合國家政策 — 如專攻長照中心 / 樂齡等? 還是要檢視自己的創校初衷,配合自身的長處,決定自身的定位和發展策略?

 

  什麼是可以改變的呢? 我們認為是課程與學制的改造*註二;將那些公認為不合時宜的: 那些傳統制式教學和過度專業的學科分工重新改造。 由於科技日新月異,學校四年教育所累積的專業知識也許不到另一個四年就無用了,終身學習變成新的生存典範 (survival paradigm),因此培植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其重要性遠遠超過其學業成績。 自我學習能力如何培養呢? 就是要求動腦和動手。 為此我們 (大渡山學會倡議) 要求學生們在大四那一年,除必修學分外,還需以研究、習作為旨提交作品 / 論文才得畢業。 這個制度上的改變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逼學生去思考、動手,和增加師生間的互動 — 以迎合其日後就業的基本技能需求!

 

  再者,為了增益學生學識的廣度 — 以培育其創新能力,跨領域學習也成為公認的新顯學。 最近學校研發處研議的「以院為核心」的大學院制就是往跨領域學習的一大步;與教育部力推的學院制改革不謀而合。

 

  那,大學教育不變的部分是什麼呢? 就是人格的培養、觀念的提升和抱負的型塑,這是網上教學 (如Coursera等) 所無法取代的。 也正是東海一向堅持的通識文化,建校的理念,和博雅書院創立的初衷;是我們可以自負的特色! 無庸置疑的,我們應該以博雅為基礎 (大一、大二),以跨領域教學及論文習作為學習必需,以培育出有思想、有抱負的新一代。

 

  我們是個綜合性大學,應該有自身傳統和視野;不應自我矮化去模仿科技大學的技藝化和利基化。 換句話說,我們應該以「全人教育」為宗旨,也應以此定位東海。 這也正是王校長為東海定位成一個 「有深厚博雅底蘊的創新卓越大學」的具體實踐。

 

*註一:

到2022年,全國大一新生人數會從2016的25萬人,跌落到19萬。

*註二: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說: 「大學教育要以學院為核心,設計跨領域課程,不讓科系用必修課綁死學生。」;又直言,學院制將是未來推動的重點。

 

 


 

Editor’s Note 編者小語

 

  1. 少子化的浪潮已到了;苗栗亞太技術學院因招生無著,已面臨退場。 那東海的情況呢?

 

請看本期研究報告「四年之間」,看看東海在招生上如何急速滑落。

 

  1. 呼應本期社論,我們轉載南加大校長 (C. L. Max Nikias) 談 「跨領域教學」的專文,告訴你如何才能教出下一個賈伯斯。

 

  1. 本期「與您分享」專欄我們轉載了工商時報財經要文 — 「加速產業數位轉型的應然與實然」,告訴你台灣產業在數位轉型努力中的兩難。

 

  1. Skaya Siku是東海原住民傑出校友,在巴黎留學時曾受兆禾基金兩年的生活及學費補助。 此次與我們分享她受邀在巴黎人類學博物館舉辦「台灣原住民電影講座」的報導。

 

另外,我們也藉此刊登她之前來函: 「改變的勇氣」。

 

  1. 針對長期資產配置管理,到底是該採取主動式投資還是被動式投資? 本期「名家觀點」Charles提出三問,教你如何自我檢視。

 

  1. 請大家捐款東海大學國際服務學習團,詳見 「2017暑假東海大學 – 菲越貧窮」(菲律賓生態社區發展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