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社論

又值校慶

十二月 1 , 2017  

  校慶又到了! 這個快樂的日子現在成了鬱卒與沮喪。 過去兩年來,東海在大學的排名繼續落後,現在已經掉到文化之後了,請見最新的遠見雜誌排名《國立大學大者恆大 南北競爭力持續失衡》

 

  11月4號晚上,學校照例在福華飯店舉辦東海六十二歲的校慶感恩餐會。 邀請函也寄到了,但我瞪著它,心中充滿了不是。 兩年來,學會站在鞭策的角度,不斷提醒學校:

 

  話說了、錢也捐了! 兩年來學會盡一己之力給了1,760多萬 (請見「已捐助之個案」) ,但結果仍是 “依然故我” ,一切以不變應萬變:

  • 有誰關心排名落後?
  • 有誰提出改造計劃?
  • 有誰正視少子化的衝擊?
  • 有誰因招生 / 指考的下滑而夜未眠?

 

  答案是沒有! 東海上下一貫以 “自我感覺良好” 而自居,連我們的鄰居逢甲如何大步超前都視而不見。 我們只能以 “處變不驚” 自我調侃了!

 

  週五 (11/3號) 劉國全 (36屆資科) 帶了兩位熱心的18屆校友來見我,他們是政治系的吳錫銘和國貿系的曾家聲。 談到東海的今非昔比,大家都不勝唏噓! 席間其中一位有感而發說了一個驚人的故事: 幾年前在一次東海人的活動 (也許是在中研院) 上,曾董事長告訴他說: 「東海,上沒有國立大學的規模,下沒有科技大學的專業,沒有希望!」 當時他大吃一驚,覺得身為學校領導人的董事長怎麼能夠說出這麼洩氣的話? 這事他一直不敢說,直到現在悲憤之餘才透露出來!

 

  有了這麼一位沒有志氣的董事長,不知東海人如何能歡度校慶?

 

  真是個~ 鬱卒的生日!

 

 


 

Editor’s Note 編者小語

 

 

  1. 大學如何面對全球化? 答案之一是先求國際化; 但如何國際化? 第一步就是國際化學程。 東海在2014年就率先成立國際學院.,以院為單位 (沒有系; 全英語教學) 開立兩大學程: 一為商業與管理,一為科學與工程。 藉由「跨領域」的課程設計,培養學生「創新卓越」的基因。 請看 [校務發展 III] — 專訪國際學院鄧宗禹院長

 

  1. 中共十九大已經開完了,政治底定之後,中國經濟走向成為新的全球矚目。 您關心新的改革對股市的影響嗎? 請看本期的“ 與您共享”專欄。

 

  1. QS排名出來了,想知道東海近況? 請看 2018亞洲大學排名

 

  1. 社會系系主任鄭志成副教授來函 ,反思東海現況,並以憂國憂民之心提出十多道問題讓我們思考。 其對學生之關切,與大渡山學會倡議的 「學生惟念」不謀而合。 特此刊載並予按讚!

 

  1. 一位 α leader 以日記方式告訴你他的思緒 — 如何自 “深讀東海”課程走過來,成為新生的小導師。 請看「深讀東海 3」。

 

  1. 市場估值太高終會反轉而朝歷史平均值回歸。 Charles試圖告訴你這兩者的關係和互動。 請看「Market Valuation and Feedback Loops 市場估值以及反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