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 Classroom 修思錄
十一月 1 , 2018
陳家榮 —在這邊先跟大家澄清一件事: 這專欄中跟大家分享的純粹是個人學佛的心路歷程,並不是認為自己夠資格來傳教或者教人如何禪坐和修行。 僅僅是因為透過學佛,自己得到了好處,才想與有緣人分享的。— 我所接觸過的禪坐方法有點雜亂,各式各樣都有,例如Goenka大師的觀全身的感受、馬哈希是觀肚子的起伏,以及到後來比較有次第學習的是法鼓山聖嚴師父的禪坐方法。 雖然聖嚴師父也有教參話頭及默照禪,但我並未學有所得,無法理解其中的奧妙。 聖嚴師 […]
Expert's View 名家觀點
Perspective on the Market Selloff 如何看待當下的市場調整期 by Charles Cheng, CFA 鄭又銓, CFA Global markets have been in turmoil this month. Month to date (as of Oct 24), the S&P 500 is down -6.0%, the MSCI World ACWI Index down -7.0%, t […]
Aids to School 捐助各系所
申請系所:通識教育中心 申請補助計劃: 人文三缺一特刊企劃 2018年8月13日「兆禾東海基金」補助NT$130,243 人文三缺一特刊編輯團隊江襄陵來函,2018年10月9日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大渡山學會: 非常感謝大渡山學會支持「人文三缺一特刊」之編印,兩本特刊已順利印刷出刊,亦已藉由各方管道送予本屆新生、導師與相關同仁。後續將通過東海大學通識中心,繼續寄發予我們想接觸的人們,作為彼此交流的開始,釀造人文對談的機緣 […]
Heard from School 學子心聲
化化二 王政威 大學新生入門第一天,我們正等待大一新生的到來。 他們下午在中正堂舉辦大一英文分級考試,考試一結束,許多穿著粉紅色衣服的Alpha們紛紛進入中正堂準備迎接屬於自己的小隊員,當然大家的心情既緊張又期待,畢竟這次我們一個Alpha要帶二十幾個小隊員,人數比以往還要多,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我們都會想像小隊員們是屬於哪種屬性的人,是活潑的?亦或是比較安靜的?並且想要帶給他們四天獨一無二的大學入門。 到了開幕式,我們看了影片和短劇,傳達出這 […]
Editorial 社論
十月 1 , 2018
最近收到球友轉來的一則Line,抬頭是 《不再旅行是衰老的開始》。 短文提到旅行可以使人永遠清新年輕~ 旅行最大的收獲,是在陌生的風景中,找到全新的自己。 人之衰老,不是因為年齡變大,而是因為心態不再年輕。 同樣的,企業 (或一個組織) 的衰老,也不會是因為年齡的變大,而是主事者的心態 — 失去了往前探索、求新求變的冒險精神; 簡言之就是企圖心不再。 上一期的社論我們談到企業化經營的必要,但企業化經營畢竟還只是手段,目的才是 […]
陳家榮 —在這邊先跟大家澄清一件事: 這專欄中跟大家分享的純粹是個人學佛的心路歷程,並不是認為自己夠資格來傳教或者教人如何禪坐和修行。 僅僅是因為透過學佛,自己得到了好處,才想與有緣人分享的。— 阿姜查 阿姜查是泰國近代的高僧,生於1918年,於1992年圓寂。 「阿姜」是泰國人對於法師的尊稱。 他在泰北道場開創了巴逢寺,比較特殊的是他的弟子中很多是西方人,現都散居在世界各地,如英國及澳州等地,繼續傳播佛法,讓西方以基督教立國的文 […]
Interviews 訪談記錄
東海大學第17屆建築系 時間:2015年8月17日 訪問、逐字:莊承訓 整理:張運宗 【編按】DDS成立之初,曾與博雅書院合作,組織學生志願團隊訪問各屆學長。楊志傑學長自美返回東海長居,協助博雅書院的規劃與推動,對於過去與現在的東海有著深刻的觀察。重新整理此篇訪談,三年來的東海是否有所變化? 當年不復,不復當年 我畢業於1975年,整整四十年了。早期的東海是私立大學第一名,台灣不過十幾所大學,聯考選填志願時,我只有一 […]
Is there no place like home? 沒有像家一樣的地方嗎? by Charles Cheng, CFA 鄭又銓, CFA We have just passed the ten-year anniversary of Lehman Brother’s collapse. While the crisis is a reminder that in investing, one always has to be prepared […]
Honorary Chair Scholar 榮譽講座
2018年9月22日,星期六,下午四點卅分,一O七學年度「大渡山學會榮譽講座聘書頒發典禮」在東海大學第一會議室舉行,由王茂駿校長和鄭清和理事長共同主持,三位榮譽講座,張嘉修、李篤中、童元方親自出席接受聘書,王立志副校長、林惠真研發長、顧野松副研發長、楊定亞院長,以及DDS張運宗主任觀禮見證。 王校長致詞時,特別感謝鄭清和理事長領導的大渡山學會長期以來,給予學校不同面向的穩定支持,此次更以更高更遠的眼光,從延攬人才、培育人才的角度設置「大渡山榮譽講座」。王 […]
「第五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高校現代書院制教育論壇」於2018年7月17日至20日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這場大型的論壇盛會共匯集超過40餘所高校、400名師生,以中英文的講座交流、論文研討、學生論壇的模式,探討書院教育、學習與生活、多元文化發展與融合、書院國際化等議題。 博雅書院王偉華書院長、書院導師教研所江淑真老師、行政組員陳廷宜先生以及書院生代表社會系林匯恩同學赴香港中文大學,積極與國內外推行書院教育的單位交流,並實地考察他校書院環境營造。 […]
鑑於東海正值轉型關鍵時期,為禮聘對社會有卓越貢獻之人士共同促進東海大學教學、研究之發展及學術聲望之提昇,協助達成校務永續經營目標,特成立「大渡山學會榮譽講座」,經DDS與校方共同協商後,擬具「大渡山學會榮譽講座設置辦法」,於一0七學年度實施。 一0七學年度授予3人: 童元方、張嘉修、李篤中。 童元方,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博士,翻譯界翹楚,著作十餘種,於2018年獲選「香港散文12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東海大學文學 […]
九月 1 , 2018
月前學生團體針對大學學店的排名統計,引發社會關注,更造成排名中的學校反彈。但這些排名,迥異於其他競爭力、學術或就業的排名,反應學生對教學資源、住宿權益、教育商品化、校園勞權等辦學項目的關心。 這些指標顯現的,無非是學校到底有心無心辦學。生師比、每生圖書資料費、宿舍等等,這些都是學生日常學習核心的基礎需求,如果無法滿足,當然會被質疑。與學生學習相關的,教師也是關注焦點;多半私立學校,已無法多做選擇,只要有學生報名,幾乎全部都收。如此素質差異極大的學生,對教師日常教學 […]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