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ial 社論
十月 1 , 2019
編者按:TPR 小額捐款專案已經結案停止捐款,總計新台幣151,000元整,徵信名單如後。 專款支用於TPR專案,詳見「第一次Tunghai Promotion」。 上一期的社論 (近在咫尺 II) 我們闡述了東海為何需要打廣告; 為何在少子化的浪潮裡打廣告是短期 (short term) 最好的招生手段?! 招生手段?! 聽起來有點令人難以置信。 堂堂東海為什麼需要手段來招生? 答案很簡單: 經營環境惡化 — 少 […]
九月 1 , 2019
“It is not the strongest of the species that survives, nor the most intelligent that survives. It is the one that is most adaptable to change.”~~Charles Darwin (並非最強大的物種或最有智慧的生物得以留存; 而是最能適應變化者得以生存。) 上一期 (八月一日) 的社論我們提到了在少子化和各 […]
八月 1 , 2019
“It is not the strongest of the species that survives, nor the most intelligent that survives. It is the one that is most adaptable to change.”~~Charles Darwin (並非最強大的物種或最有智慧的生物得以留存; 而是最能適應變化者得以生存。) 今天晚間收音機播放一則與大學教育有關的新聞: 就 […]
七月 1 , 2019
十二屆東海校友人才輩出已是有目共睹; 甫得當選為電電公會理事長的李詩欽和曾任美國聯董會董事長的吳清邁僅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例子, 其他在工商界白手起家而成就一方者已不勝枚舉。 但建築系的吳經國以擔任國際奧會委員為國爭光而揚名海外實在是一個異數,用英文來講,可說是a pleasant surprise! 雖然同為十二屆,但我跟經國兄並不熟,主要原因是他轉入建築系的那一年,剛好我轉出 — 到化工系。 那時候轉系生都要補修許多學分,可想像大家都為了學業 […]
六月 1 , 2019
在說到蔣凡之前,先講一個小故事。 李開復*註1在他的新書《AI新世界》*註2中有一段文字敘述大陸學生的求學精神: 1999年,中國的研究人員對AI的相關研究仍然一無所知,讓我來回溯一下這段不算很久以前的故事。 那年,我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演講,介紹我們微軟亞洲研究院 (Microsoft Research) 正在進行的語音和影像辨識技術的研究。 中科大是中國頂尖的工程學校之一,但是它的地點和北京比起來較為偏遠一點,位於中國中部的安徽省 […]
五月 1 , 2019
兩萬兩千元新台幣指的是大學畢業生初入社會的起始月薪。 這個數字是當時 (應該是十幾年前) 政府給服替代役的大學生訂下的月薪,卻也成為當時初入社會大學生的起薪參考。 之後這個標準一直沒變,也引來社會大眾的批評,怪政府壓低了起薪。 台灣大學畢業生薪水偏低一直是個大家關注的問題。 對其成因眾說紛紜而難有共識。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起薪停留在22K並非政府造成的; 那是市場供需決定的結果。 薪資成長跟不上經濟成長似乎是已開發世界共有的現象,根據O […]
四月 1 , 2019
據聞3月7號董事會曾補選一名董事,但三位候選人因得票均未過半數 (8票) 而流產,計畫下次開會時再選。 長久以來東海積弱不振,董事會責無旁貸。 在大學排名中名次每況愈下; 招來學生的素質也是一年不若一年; 畢業生在企業界的評語也是敬陪末座 (見1月份社論)。 這樣的一個學校若是一家私人企業,早就該倒閉了。 跟大同公司一樣,東海有聲譽、歷史、祖產,但也像大同一樣因缺乏方向、缺乏抱負乃至載浮載沉,欲振無力。 所幸我們不是私人企業,沒有股東會上門問責,也不必靠 […]
三月 1 , 2019
今年一月底今日新聞 (NOWnews)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刊出一篇台灣企業最喜歡的大學畢業生排名 (見下表); 標題是 「有你母校嗎? 2019企業最愛大學,台大、中原奪冠」。 根據這項調查,企業最愛的台大、成大佔據冠亞軍,中原則穩坐私立大學冠軍,公立科技院校則是由台北科大奪冠,私立則是致理、朝陽。 人力銀行表示,科技業較不受景氣衝擊,許多科技廠都提前啟動校園徵才,因此調查多由理工名校包辦冠軍。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大學穩坐私立學校冠軍,輔仁、 […]
二月 1 , 2019
前幾期的社論我不止一次提到少子化的威脅,但陳良基*註一說: 教育的海嘯不是少子化,而是機器人。 在2016年的一次訪談中,他提到機器人與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才是危機所在; 未來,學習型態將有所改變: 網路取代教室、機器人取代老師,學制並非人人適用。 那身為高等教育一員的東海要如何面對這迎面而來的海嘯呢? 幾次對學生的演講中,我常問他們PC界裡的三位巨人: 賈伯斯 (Apple)、比爾蓋茲 (Microsoft)、和麥可戴爾 (Dell) […]
一月 1 , 2019
今年10月號的東海人季刊首篇文章就是 「最佳大學排行,東海拿下全國第12名」。 乍看之下,東海人會很高興,好像我們真正 「重返私立大學領先校群」。 但仔細研究一下遠見雜誌的原文 (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4932) 就會發現這個名次其實有點誤導 (misleading),我們的第12名並不是所有公私立大學排名的第12位; 而僅是綜合大學類的第12名 — 除了綜合大學類以外,還有其他四個分類: 文法商、醫科 […]
十二月 1 , 2018
曾幾何時,傳統私校排名,受教育部的盲目擴充國立大學之害,而不斷後退。 私立的東海當然也不例外 (只是我們相對其他私校退後得更慘)。 於是不乏愛校之士紛紛倡言,當時東海應該把握台中榮總就在校門對面之便,設立醫學院不就可以鯉躍龍門? 輔仁不就把握時機如此開設醫學院的嗎? 平心而論,當時的東海沒有把握機會誠屬可惜,姑且不論當時學校的財力、物力是否足夠,但缺乏企圖心是顯而易見的; 沒有方向感,乃至企圖心一直是我們這個缺乏leadership的學校的大患! You […]
十一月 1 , 2018
中秋節前兩天的9/22號是個週六,南下高鐵很難買到票。 本來預計以站票方式一路挺到台中,所以打算買南港出發的班次 — 理由是南港上車自由席容易有座位。 但運氣還不錯,臨時又買到一張到桃園的車票; 心想能坐到桃園也比一路站著好,但皇天不負苦心人,到桃園後居然發現有一空位可以坐到新竹; 到了新竹卻又發現有另一個座位可以到台中 (當然要補票)。 中秋節前臨時趕去東海是有三件事: 首先是拜訪學務長羅文聰教授 (也是雲創學院主持人) […]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