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er's Column 讀者投書
三月 1 , 2023
十二屆校友 杜OO 2023/2/7 鄭清和兄,佩服你多年來對母校的關愛,我最近回台定居台中,看東海一直退步,把個人意見寫下,請指教,謝謝。 東海大學自創立以來就一直在一日不如一日的狀態中,多數校友都感到心疼又無力,近年在少子化的趨勢下,這問題更令人焦急。 個人多年來在海外對此有個想法,今不喘冒昧,提出請大家指教。 個人以爲東海最重要的是好的定位或願景,我以爲以東海創立的原因或條件而言,應該是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培養優秀雙語人 […]
To Share with You 與您共享
春節這幾天懷著一股送舊迎新的樂觀盼望,但心情始終好不起來。 過去這一年真是個「壞年冬」。 天災、人禍橫行,全世界好像隨時過著一種搖晃和不安,俄烏戰爭雖遠在歐洲,但也不時牽動我們的心情; 像一朵烏雲般總是壓在頭頂之上,大陸對台的不斷軍演更是把我們情緒壓到最低點。 一早醒來就聽到廣播,有人在巴基斯坦的回教寺廟引爆自殺式炸彈,當場造成一百五十幾人傷亡。 接著又收到某人突然離去的訊息 (心肌梗塞),一時之間,你不知道如何解釋這眼前的一切? 生命怎麼可能是美好的呢? 坐在 […]
Expert's View 名家觀點
by Charles Cheng, CFA As financial market looks to be making somewhat of a recovery from the lows of 2022, many investors may be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to increase their allocations in their portfolios. For most investors, fina […]
Editorial 社論
二月 1 , 2023
12月16日前往東海代表大渡山學會與母校簽訂「理解備忘錄」。 這是AI三年計劃後的延續性合作關係,對東海的AI教育發展深具戰略意義。 戰略指的是與他校在新生的招募上實質的作戰,是戰術性的; 但在學校未來的教學上採取了更明確及前瞻的安排,又是屬於戰略性的。 在典禮上,繼校長致詞後,我被要求講幾句話,共襄盛舉。 當時我提出兩件事,兩件攸關東海未來的大事來提醒大家。 首先,我再度提到少子化的危機,這一點相信大家到現在都非常清楚它所帶的衝擊。 其次我提到的是數位 […]
Interviews 訪談記錄
受訪者:張嘉修(東海大學副校長) 時間:2023年1月10日 上午09:00-10:00 地點:副校長室 整理:張運宗 【編按】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宣示,臺灣將與世界同步達到2050淨零轉型。 次年3月國家科學委員會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行政院即成立跨部會5大「淨零碳排路徑工作組」,其中,張嘉修副校長擔任「負碳工作圈」及「去碳能源工作圈-生質能」召集人。註一 在東海,張副校長主持「智慧永續循環經濟研究中心」,並於 […]
AI Ctr News
DDS與東海簽訂「理解備忘錄」後,張校長旋即成立工作小組,並親任組長,主持大局。 張嘉修副校長任副組長,楊定亞教務長、龍鳳娣學務長盤點院系與社團的成果,王迪彥主任負責招生,並以公關室黃兆璽主任為總窗口,在「真實呈現」的主調上,務實行動。 鄭理事長不僅藉「社論」,連續數期闡述強調「不怕競爭,只怕沒有競爭優勢;不怕沒有競爭優勢,只怕沒有策略」,的意義與重要性。 為使AI成為東海推動數位轉型的特色,特額外出資,經校方同意,交專業品牌行銷團隊,延續前兩年「AI […]
在一場對有心創業的青年學子講堂中,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給了以下兩個真實的故事。 「首先我想說兩位女士成功的經過; 她們的共同處是都從身上僅有的兩仟伍佰元起家,多年後卻都把生意以幾百幾千萬美元賣給波克夏 (Berkshire Hathaway)。 其中一位在1917年搭機降落於西雅圖時,身上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Fort Dodge, IOWA」; 一句英文都不懂,紅十字會的人就把她送到了該地與家人會合。 她在Fort Dodge呆 […]
by Charles Cheng, CFA As 2023 and the Year of the Rabbit is upon us, many people are again making New Year’s Resolutions for themselves such as losing weight, quitting smoking, and building habits for self-improvement. It’s also a […]
一月 1 , 2023
前文 (競爭) 曾提過生意的本質是競爭。 今天想談的是企業存在的意義為何? 古典經濟學說生產的三大要素為土地、資本和勞工 (後來則加上企業家精神註一,Entrepreneurship)。 現在經濟學,不認為土地真有那麼重要,而以技術取代之。 無論如何,要生產則離不開人; 把人組織起來,透過某一種活動而產出個人所無法達成的收穫~不論是商品或服務。 所以我們可以有理由說,企業存在的意義是創造價值。 換句話說,不能創造價值的企業是沒有存活的理由的; 這話在當今 […]
Reports 調研報告
順應衝擊的回應 六年前,2016年校慶前,DDS「社論」發表5期的專題「真相系列」:「一個小故事」(英文程度)、「教會? 學校」、「僵化」、「少子化」、「Also Run」,直面討論東海當前的根本問題。註一 同一個時間點,陳良基說:「教育的海嘯不是少子化,是機器人,是數位科技」,「未來是兩方衝撞與整合的結果」,因此「所有產業及體制,都會被顛覆、都會被改變」,「體制的顛覆,特別是學習系統會改變」。註二 當教育的環境結構出現巨變,東海的內部問題清楚浮現,然後呢? 坐而言, […]
2022年9月DDS社論「牛肉在哪裡」開始,鄭理事長接連發表「策略」、「行銷」、「競爭」闡述TPR的重要性與意義,「不僅為招生,也為校內拉動改造,校外形塑特色而戰!」(「行銷」)為能取得校方共識,雙方各據備忘錄(MOU)反覆討論。 經過兩個月的溝通,鄭理事長與張校長接受「理解備忘錄」,校方即成立「工作小組」與DDS共同推動TPR,DDS允諾支付TPR相關費用,「雙方亦認知TPR之成敗係根植於AI計畫之後續發展,願意共同為AI之推廣繼續努力。 」2022年12月16日於第一 […]
10月底遭逢美股修正,台股指數墜落深淵 (自高點跌落30%),台積電的股價也自本波高點的688元,跌到370元的最低 (10/26) ,之後,11/14傳出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於第三季以平均每單位七五點一六美元買進6000萬股的台積ADR,於是台積股價跳空上漲,台股也跟著翻揚。 作為一個投資者,在看到巴菲特出手後,我們不免吃驚和讚嘆股神的厲害! 難道他沒有看到半導體股正在清庫存,外資也因地緣政治大賣台股/高喊去台化嗎? 據我們所知,這是股神自蘋果後大手筆 (41 […]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