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s 調研報告
一月 1 , 2022
如何將大學的研發能量接軌企業或產業一直是公家資源投入的重點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是科技部的GloRIA和經濟部的價創計畫。 科技部為了讓大學和企業創新研發能量能與全球產業供應鏈接軌,於2017年9月,推動組成具前瞻發展性的「國際產學聯盟」(Global research & industry alliance, GloRIA),為期4年,「以大學為核心的科研產業化平台,聚焦前瞻領域,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與國際市場連結,為產業提供人才與科研服務。」*註 […]
十一月 1 , 2021
時間 董事會決議、結論 2017.3.13 (曾紀鴻董事長)同意動支綜合活動大樓規劃經費。 2017.11.14 董事會初步同意經費約5億元,並請學校發動募款。 2018.5.11 (楊濬中董事長)強調前次決議,加強學校共識及完備程序,並請學校提供具體的評估方案。 2018.6.21 同意通過新建綜合活動大樓,請學校加速辦理時程,提早完工啟用。 2018.10.1 同意學校定案,調整空間需求為9,000平方公尺,總經費4億5千萬元。 2018.11.19 新建綜合活動大樓發包 […]
十月 1 , 2021
2021年6月TPR團隊報告TPR第二波規劃後,新極現團隊開始展開預計於7月31日至8月21日指考前的一系列宣傳活動。 TPR第二波的目標是延續且推升第一波的品牌效力,在學生選擇志願的最後關鍵時刻,再次讓更多學生、家長、老師,了解東海在AI的布局和對AI教育的價值主張。 因此選定微調、強化中榮與台達電的兩支產業影片,透過兩個訴求點:「為大學注入AI力,面對未來無所懼!」、「以AI,為台灣年輕學子布局十年!」,營造AI在未來環境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這正是東 […]
九月 1 , 2021
大渡山學會榮譽講座 童元方 悄無聲息的日月流轉,我離港返台,匆匆,亦已八年。 在東海近三千個日子裡,天涯有幸,交上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家商量著在現有的制度下,成立一虛擬的大學院,其中大一中英文的部分,以主題聯結,也各選教材,也共時授課。 三個學期內,連上六個主題:家、史、賞、遊、自然、跨域,最後以成果展作結。 可以說是在原則上用最節制的語言,來涵養最不受限的內容。 一旦確定了切入點,老師即可以自己最擅長的教材,輔以影音視頻與校外參訪手到擒來 […]
五月 1 , 2021
2020年第一波Tunghai Promote由DDS在AI計畫之外另行捐款聘請專業團隊,建立「AI大學 誰不AI」的廣告形象,讓大眾重新認識東海。*註一 在此基礎上,AI計畫執行小組先確認2021年第二波TPR經費結合第一、二年度AI計畫中DDS捐款項下支出後,DDS邀請李桂芬(19,化學)擔任行銷傳播顧問*註二,同時校長召集一級主管及廣告團隊,透過策略、推動、計畫系所工作坊等多次會議,在「AI」的主調上,為東海進行「品牌」定位。*註三 經過多次評估與 […]
四月 1 , 2021
如何具體落實東海校歌的「專業復宏通」以符「社會需求」? 這是「大學院」計畫構想提出時的主軸。 但因當時校內的環境不足以支撐較具體的「跨域」學習;以「社會需求」為目標導向,打破專業院系的框限。 因此,「大學院」實施兩年多的重點一直放在以「院」為單位,大一至大二上(3學期)的中英文輔以通識的「宏通期」,強調「聽說讀寫」的能力與意義,以及奠立人文知識的基礎。 這是今日產業至社會所需人才的必備基本能力。 DDS與東海的AI合作計畫中,第一年度鄭理事長額外捐資啟 […]
三月 1 , 2021
博雅書院獨立招生? 校內招生? 若校內招生是否納入體制? 書院初設時,凡此問題皆已納入考量。 隨著時空轉移,「博雅」、「書院」從知者無幾至廣受眾論,多校紛紛施行「書院制」,然皆面對上述問題。 東海博雅書院開風氣之先,經營十數年,無可諱言,(原因不論,)質或量俱每況愈下,在思索解方之時,仍不脫上述問題。 簡言之,時空轉移,面對的問題不同,解方自不相同,今日談「獨立招生」是否合宜? 初設時,最終不採「獨立招生」,最真實且根本的原因,曠日廢時 […]
二月 1 , 2021
AI計畫第二年度的TPR項目以「品牌」為重點訴求。 「品牌」不只是建立受眾對東海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東海必須認同這個「品牌價值定位」,思考將要傳遞何種信息給受眾。 這是一段校方與各院系攜手合作的努力過程,各院系真實感受到校方與彼此互相幫助的過程。 在DDS-THU AI中心的密集規劃下,12月專業團隊擬定東海品牌策略與行動方案後,1月初開始,校長親自主持兩次會議,邀王立志副校長、劉珠利教務長、羅文聰學務長、林惠真研發長,和參與AI計畫的各院長及一級主管與 […]
一月 1 , 2021
早於1965年東海奉教育部核准設立畜牧學系暨實習農牧場即成立「農牧場管理委員會」,1984年「東海大學鮮乳」開始代工生產,次年取得「經濟部工廠登記證」及「營利事業登記證」,這是全國大專院校唯一取得乳品正式營業證照。 此後與食品科學系和業界合作,品項不斷翻新。*註1 東海牛奶的品質口碑更拉抬不少的「東海」形象。 近日農牧場爆出經營團隊集體撤換及營運慘遭虧損一事,本刊試圖從各方訪談與資料中還原事實真相,以利各界明察。 紀實 1. […]
九月 1 , 2020
2018年12月,鄭理事長發表《社論》〈你有醫院,我有AI〉,倡議「如果學校能下定決心,願意開始在AI的學程和研究積極投入人力和資源,DDS願意以配合款(matching fund)方式專款挹注雲創學院 / 中心,一蹴(jump start)我們的AI大業。 」 2019年8月14日DDS與東海在良鑑廳舉辦「AI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希望藉由「外力」,以企業化經營,透過「產業+」、「教育轉化」、「Tunghai Promote(TPR)」三大面向,讓東 […]
八月 1 , 2020
從教育部的期望開始 從106年度起,教育部以「教學創新試辦計畫」、「技專校院教學創新先導計畫」推動各校開設程式設計相關課程,107年度納入「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提升教學品質落實教學創新」的目標之一,輔以「推動大學程式設計教學計畫」跨校協助機制,期望分年達成「大專校院學士班修讀程式設計相關課程學生比例30%、40%、50% 的目標」*註一,並訂立一個名目「邏輯(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 據此,東海開始進行盤點,能否在108年度達成50%的學生「具備使用及運用 […]
一月 1 , 2020
發起 當東海接櫫一所「具有深厚博雅底蘊的創新卓越大學」願景時,除了延續鄭清和理事長長期贊助博雅書院之外,DDS如何發揮Think tank功能,貢獻己力,「For a Better Tunghai」? 2017年1月鄭理事長拜會王茂駿校長,研商東海未來發展方向,旋邀教務長林良恭、研發長王立志、副研發長林惠真、校長特助(博雅書院書院長)王偉華,表達支持校長以「學院」為主體的發展方向。註一 「大學院」的「大」從一個形容詞概念, […]
今年度撥款300萬元與校內合作推動TPR (Tunghai Promote),同時亦撥款1200萬供新極限進行TPR校外行銷 ,詳見「111年度TPR行銷東海」。
不知形象廣告點閱率是多少?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