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s 調研報告
九月 1 , 2022
今年6月29日,《遠見雜誌》公布「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6大面向44指標評比中,東海在「綜合大學」居第17名,在「私立大學」居第10名,排除醫學大學,落後逢甲、亞洲、淡江、中原、元智。註一 隨著7月大學入學考試結束,學生的選擇結果又將如何? 是否與《遠見》的專業評比存有落差? 今年是108課綱首屆高三畢業生,升大學管道採用新制,最引人注目的是過去的「指考」改成「分科測驗」,不僅每科從「百分制」改為「60級分制」,且考科變化頗大。註二 無論考生、家長和 […]
八月 1 , 2022
「光點計畫」是「AI計畫」兩大策略方向「產業提升」、「教育轉化」的實踐,在「數位、跨域、博雅」的定位上,以學習者(學生、業界、老師)為中心,在「出口」的目標導向中,建立「博雅築基」、「專業為體」、「跨域為用」的學習歷程。這是一個實驗,在過程中學習,完成一個「學用合一」的教育典範。註一 什麼是智慧化? 什麼是「智慧化」? 不同的產業、企業有各自適應的「智慧化」定義。 那麼,當具體指向「臺中」、「傳統產業」、「製造」、「零組件」 […]
六月 1 , 2022
2015年以年輕人為閱讀對象的《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隸屬天下雜誌出版集團,簡稱《Cheers》)首次舉辦國內大學校長互評調查(152所大專院校,回收數144所,回收率94.7%),由各大學校長具名推薦1-3所「明顯進步或成長」的大學。 當大眾習慣以台清交成做為大學指標的時候,這份調查讓人意外,卻又合理。 前兩名分別是逢甲和亞洲,臺大居第三,第四、五名則是臺灣科大和臺北科大;成大第六,清大和交大落居第十、十七。 接下來的四年 […]
四月 1 , 2022
2021年9月17日「企劃小組」會議後,如何在前兩年的成果上,調整目標,具體推進? 成為執行小組的工作重點之一。 AI計畫第一年主要支持「院系計畫」及「基礎建設」,藉此掌握東海的重點發展方向後,第二年統整在四大「校級計畫」上,並強化「產業+」的能力。 兩個年度下來,確實展現了令人讚賞的成果。 「人才」是永續發展的關鍵! 如何在現有的教育環境中,藉由「校級計畫」的成果拉動校內老師、學生的投入? 這個想法就架構起第三年度工作項目的策略方向。 &nbs […]
二月 1 , 2022
2018年,鄭理事長提出AI專案構想後,在王校長的全力支持下,東海藉AI進行「彎道超車」跨出極具意義的第一步。*註一兩個年度後,王校長兩任任期屆滿,鄭理事長主動召集,由DDS-THU AI中心籌劃一場「AI計畫成果分享會」,「是與校內師生共享我們過去兩年努力成果,更是向王校長致上最高的敬意和感謝!」 原本的設計是,分享會結合晚宴打造一個特別的歡送型態。 因此,在推動第三年度計畫的緊密作業階段,DDS與AI中心仍早於2021年12月初開始籌劃,定調分享會的 […]
一月 1 , 2022
如何將大學的研發能量接軌企業或產業一直是公家資源投入的重點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是科技部的GloRIA和經濟部的價創計畫。 科技部為了讓大學和企業創新研發能量能與全球產業供應鏈接軌,於2017年9月,推動組成具前瞻發展性的「國際產學聯盟」(Global research & industry alliance, GloRIA),為期4年,「以大學為核心的科研產業化平台,聚焦前瞻領域,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與國際市場連結,為產業提供人才與科研服務。」*註 […]
十一月 1 , 2021
時間 董事會決議、結論 2017.3.13 (曾紀鴻董事長)同意動支綜合活動大樓規劃經費。 2017.11.14 董事會初步同意經費約5億元,並請學校發動募款。 2018.5.11 (楊濬中董事長)強調前次決議,加強學校共識及完備程序,並請學校提供具體的評估方案。 2018.6.21 同意通過新建綜合活動大樓,請學校加速辦理時程,提早完工啟用。 2018.10.1 同意學校定案,調整空間需求為9,000平方公尺,總經費4億5千萬元。 2018.11.19 新建綜合活動大樓發包 […]
十月 1 , 2021
2021年6月TPR團隊報告TPR第二波規劃後,新極現團隊開始展開預計於7月31日至8月21日指考前的一系列宣傳活動。 TPR第二波的目標是延續且推升第一波的品牌效力,在學生選擇志願的最後關鍵時刻,再次讓更多學生、家長、老師,了解東海在AI的布局和對AI教育的價值主張。 因此選定微調、強化中榮與台達電的兩支產業影片,透過兩個訴求點:「為大學注入AI力,面對未來無所懼!」、「以AI,為台灣年輕學子布局十年!」,營造AI在未來環境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這正是東 […]
九月 1 , 2021
大渡山學會榮譽講座 童元方 悄無聲息的日月流轉,我離港返台,匆匆,亦已八年。 在東海近三千個日子裡,天涯有幸,交上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大家商量著在現有的制度下,成立一虛擬的大學院,其中大一中英文的部分,以主題聯結,也各選教材,也共時授課。 三個學期內,連上六個主題:家、史、賞、遊、自然、跨域,最後以成果展作結。 可以說是在原則上用最節制的語言,來涵養最不受限的內容。 一旦確定了切入點,老師即可以自己最擅長的教材,輔以影音視頻與校外參訪手到擒來 […]
五月 1 , 2021
2020年第一波Tunghai Promote由DDS在AI計畫之外另行捐款聘請專業團隊,建立「AI大學 誰不AI」的廣告形象,讓大眾重新認識東海。*註一 在此基礎上,AI計畫執行小組先確認2021年第二波TPR經費結合第一、二年度AI計畫中DDS捐款項下支出後,DDS邀請李桂芬(19,化學)擔任行銷傳播顧問*註二,同時校長召集一級主管及廣告團隊,透過策略、推動、計畫系所工作坊等多次會議,在「AI」的主調上,為東海進行「品牌」定位。*註三 經過多次評估與 […]
四月 1 , 2021
如何具體落實東海校歌的「專業復宏通」以符「社會需求」? 這是「大學院」計畫構想提出時的主軸。 但因當時校內的環境不足以支撐較具體的「跨域」學習;以「社會需求」為目標導向,打破專業院系的框限。 因此,「大學院」實施兩年多的重點一直放在以「院」為單位,大一至大二上(3學期)的中英文輔以通識的「宏通期」,強調「聽說讀寫」的能力與意義,以及奠立人文知識的基礎。 這是今日產業至社會所需人才的必備基本能力。 DDS與東海的AI合作計畫中,第一年度鄭理事長額外捐資啟 […]
三月 1 , 2021
博雅書院獨立招生? 校內招生? 若校內招生是否納入體制? 書院初設時,凡此問題皆已納入考量。 隨著時空轉移,「博雅」、「書院」從知者無幾至廣受眾論,多校紛紛施行「書院制」,然皆面對上述問題。 東海博雅書院開風氣之先,經營十數年,無可諱言,(原因不論,)質或量俱每況愈下,在思索解方之時,仍不脫上述問題。 簡言之,時空轉移,面對的問題不同,解方自不相同,今日談「獨立招生」是否合宜? 初設時,最終不採「獨立招生」,最真實且根本的原因,曠日廢時 […]
今年度撥款300萬元與校內合作推動TPR (Tunghai Promote),同時亦撥款1200萬供新極限進行TPR校外行銷 ,詳見「111年度TPR行銷東海」。
近期迴響